杏坛春雨 桃李成蹊 重庆四十二中优秀教师系列报道│毛晓红:教育贵在真诚

杏坛春雨 桃李成蹊 重庆四十二中优秀教师系列报道│毛晓红:教育贵在真诚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9-1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1日12时57分讯(赵桂凯)2020年9月,已经从教近30年的重庆四十二中语文教师毛晓红,再一次接过了高一教学的“接力棒”,任教两个班级的语文。她将陪伴这些学生,度过他们人生的又一个关键路口。

从1991年踏上教师岗位,送过多届高三毕业班的毛晓红,直到如今面对每一届学生,依然心存敬畏。因为她知道,这三年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于是,在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毛晓红用亲身实践,总结出了她内心的教育“法宝”,那就是真诚。

毛晓红与学生合影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毛晓红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对待学生需从“心”出发

时间倒回到十二年前,那一年,毛晓红遇到了一个挑战。

学校经过研究,安排她担任一个“重点班级”的教学工作。说到“重点”,并不是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成绩突出,相反的是,这个班级的学生有些调皮捣蛋,不大服从管教,让任课教师头痛不已。

毛晓红回忆,走进班级的第一节课,学生就给她来了一个下马威。

“当时上课铃已经响了,下面的学生还是吵吵嚷嚷,就在我让他们保持安静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回了一句‘你上你的课,管我们干嘛’,给了我当头一棒。”说到这儿,毛晓红笑了一下,虽然云淡风轻,却更像历经风雨后才有的从容。

“学生不服从管教,但是我却不能真的不管他们。”毛晓红揣摩,这些学生之所以如此叛逆,应该是缺乏认同感的表现,因此更需要用爱去温暖他们。

于是,毛晓红放弃了苍白的语言教育,而是采取倾听的方式,慢慢走进这些学生的内心。“我经常私下找他们聊天,找的次数多了,他们也就愿意和我说真心话了。”最长的一次,毛晓红和一名学生连续面谈近三个小时。“快结束时他跟我说谢谢,说我是第一个真心愿意和他交流的老师,我当时也非常感动。”

有了情感上的交流,学生的情绪有了改善,教学也因此顺利很多。因为浪费了大量时间,不少学生的语文功底很差,尤其作文更是“惨不堪言”。毛晓红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从50字的段落开始写起,逐渐将字数增加到100、200、300……直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800字的作文。

“当年高考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从最开始的四五十分考到了八九十分,甚至有几位超过了百分,这确实是很不容易。”谈到这里,毛晓红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因为真诚,她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因为信任,学生感受到了真心与关爱。20多年来,毛晓红一直奉行这份教育理念,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学生。

毛晓红生活照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从教多年,毛晓红觉得,教育不应该只是获得分数的手段,更应该成为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

基于此,除开日常教学,毛晓红总会有意识地让学生感知语文学科更深层次的道理。

她告诉学生,语文经典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描述人生的一种语言;她告诉学生,文学作品中构建的普世价值也是个体生命价值的集中体现,需要理解与打磨;她让学生懂得,语文不仅仅是看看书,写写字。

而深入到教学一线,面对已经开始的重庆新高考改革,毛晓红也和全组老师们共同努力,期待赶上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面对着一桩桩新的挑战,毛晓红始终不改教育初心。她坚信,只要教育的目标不变,通过积极创造新的教育模式,终究会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时至今日,毛晓红依然将学生的成长与个性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她心里,这就是教育的责任和意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杏坛春雨 桃李成蹊 重庆四十二中优秀教师系列报道│毛晓红:教育贵在真诚

2020-09-11 13:09:37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1日12时57分讯(赵桂凯)2020年9月,已经从教近30年的重庆四十二中语文教师毛晓红,再一次接过了高一教学的“接力棒”,任教两个班级的语文。她将陪伴这些学生,度过他们人生的又一个关键路口。

从1991年踏上教师岗位,送过多届高三毕业班的毛晓红,直到如今面对每一届学生,依然心存敬畏。因为她知道,这三年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于是,在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毛晓红用亲身实践,总结出了她内心的教育“法宝”,那就是真诚。

毛晓红与学生合影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毛晓红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对待学生需从“心”出发

时间倒回到十二年前,那一年,毛晓红遇到了一个挑战。

学校经过研究,安排她担任一个“重点班级”的教学工作。说到“重点”,并不是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成绩突出,相反的是,这个班级的学生有些调皮捣蛋,不大服从管教,让任课教师头痛不已。

毛晓红回忆,走进班级的第一节课,学生就给她来了一个下马威。

“当时上课铃已经响了,下面的学生还是吵吵嚷嚷,就在我让他们保持安静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回了一句‘你上你的课,管我们干嘛’,给了我当头一棒。”说到这儿,毛晓红笑了一下,虽然云淡风轻,却更像历经风雨后才有的从容。

“学生不服从管教,但是我却不能真的不管他们。”毛晓红揣摩,这些学生之所以如此叛逆,应该是缺乏认同感的表现,因此更需要用爱去温暖他们。

于是,毛晓红放弃了苍白的语言教育,而是采取倾听的方式,慢慢走进这些学生的内心。“我经常私下找他们聊天,找的次数多了,他们也就愿意和我说真心话了。”最长的一次,毛晓红和一名学生连续面谈近三个小时。“快结束时他跟我说谢谢,说我是第一个真心愿意和他交流的老师,我当时也非常感动。”

有了情感上的交流,学生的情绪有了改善,教学也因此顺利很多。因为浪费了大量时间,不少学生的语文功底很差,尤其作文更是“惨不堪言”。毛晓红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从50字的段落开始写起,逐渐将字数增加到100、200、300……直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800字的作文。

“当年高考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从最开始的四五十分考到了八九十分,甚至有几位超过了百分,这确实是很不容易。”谈到这里,毛晓红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因为真诚,她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因为信任,学生感受到了真心与关爱。20多年来,毛晓红一直奉行这份教育理念,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学生。

毛晓红生活照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从教多年,毛晓红觉得,教育不应该只是获得分数的手段,更应该成为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

基于此,除开日常教学,毛晓红总会有意识地让学生感知语文学科更深层次的道理。

她告诉学生,语文经典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描述人生的一种语言;她告诉学生,文学作品中构建的普世价值也是个体生命价值的集中体现,需要理解与打磨;她让学生懂得,语文不仅仅是看看书,写写字。

而深入到教学一线,面对已经开始的重庆新高考改革,毛晓红也和全组老师们共同努力,期待赶上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面对着一桩桩新的挑战,毛晓红始终不改教育初心。她坚信,只要教育的目标不变,通过积极创造新的教育模式,终究会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时至今日,毛晓红依然将学生的成长与个性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她心里,这就是教育的责任和意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