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用AI技术解决动物个体识别难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用AI技术解决动物个体识别难题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08-21

AI面部识别技术可实现动物个体身份识别,可进一步应用于多物种种群调研以及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识别与分析研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市大数据与视觉智能重点实验室苗启广教授团队与西北大学教授团队于2014年展开合作,进行动物AI研究,利用金丝猴图像数据进行金丝猴个体身份快速准确识别。研发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动物面部特征检测、追踪和识别系统:Tri-AI。该系统实现了适用于多物种个体识别的研究目标,解决了动物行为研究中智能个体识别的一大技术难题,突破了现有的仅针对单一物种的机器识别的研究瓶颈。

据了解,Tri-AI系统对41个灵长类物种共计1040只个体的102,399幅面部图像,以及4个非灵长类物种共计91只个体的6,562幅面部图像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对个体数量多于18的21个物种的个体识别准确率为93.8%,远超过人工识别的准确率。该系统成功验证了基于多物种的自动个体识别的理论假设的科学性,满足了“无观察者干扰”的行为学研究的理想条件要求,将动物研究者对动物个体识别与追踪记录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极大推动了动物行为学研究进展。此外,该研究成果可兼容夜视影像的分析,可实现基于夜视图像的个体身份识别,进而可实现全天候的动物研究。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出版集团旗下的第一个综合性子刊《iScience》上。该成果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市大数据与视觉智能重点实验室苗启广教授团队、西北大学郭松涛教授团队、西北大学房鼎益教授、陈晓江教授、许鹏飞副教授团队共同完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苗启广教授、西北大学郭松涛教授和许鹏飞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草地局、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林业草地局科研项目的资助。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用AI技术解决动物个体识别难题

2020-08-21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AI面部识别技术可实现动物个体身份识别,可进一步应用于多物种种群调研以及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识别与分析研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市大数据与视觉智能重点实验室苗启广教授团队与西北大学教授团队于2014年展开合作,进行动物AI研究,利用金丝猴图像数据进行金丝猴个体身份快速准确识别。研发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动物面部特征检测、追踪和识别系统:Tri-AI。该系统实现了适用于多物种个体识别的研究目标,解决了动物行为研究中智能个体识别的一大技术难题,突破了现有的仅针对单一物种的机器识别的研究瓶颈。

据了解,Tri-AI系统对41个灵长类物种共计1040只个体的102,399幅面部图像,以及4个非灵长类物种共计91只个体的6,562幅面部图像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对个体数量多于18的21个物种的个体识别准确率为93.8%,远超过人工识别的准确率。该系统成功验证了基于多物种的自动个体识别的理论假设的科学性,满足了“无观察者干扰”的行为学研究的理想条件要求,将动物研究者对动物个体识别与追踪记录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极大推动了动物行为学研究进展。此外,该研究成果可兼容夜视影像的分析,可实现基于夜视图像的个体身份识别,进而可实现全天候的动物研究。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出版集团旗下的第一个综合性子刊《iScience》上。该成果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市大数据与视觉智能重点实验室苗启广教授团队、西北大学郭松涛教授团队、西北大学房鼎益教授、陈晓江教授、许鹏飞副教授团队共同完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苗启广教授、西北大学郭松涛教授和许鹏飞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草地局、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林业草地局科研项目的资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