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龙滩村实践”:要“面子”更要“里子” 人居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并重助力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的“龙滩村实践”:要“面子”更要“里子” 人居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并重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2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9日12时28分讯(记者 姚辉省)“今年的桃子采摘节,不但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前来采摘、体验乡村旅游、感受乡村文化的市民比去年还要多!”,如今,采摘期过半,各项指标超乎预期,潼南区古溪镇龙滩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江涛内心很“得意”。

潼南区古溪镇龙滩村位于古溪镇东南部,是古溪镇乡村振兴试点核心区,全村共有居民810户2810人,建卡贫困户85户,337人。耕地3877亩,土地流转3200亩,主要发展柠檬、水晶蜜桃、红苕尖、油牡丹、黄柏、蔬菜等产业。现已入驻农业企业8家,成立专业合作社4个,发展种养殖大户4户,开办农家乐1家。

不到两年,龙滩村一举成为全区乃至重庆市明星之村,党建引领、壮大产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决战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都有条不紊进行着,此外,该村还入选了重庆市人居环境整治的“百村引领示范村”,令人刮目相看。龙滩村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令人啧啧称奇。

龙滩村的迅速变化,得益于该村巧用人居环境整治,撬动起经济产业和农旅结合的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人居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并重”的深度融合路径,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思路之变:

人居环境整治是撬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交卷之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必须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打好打赢这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海战。

龙滩村村容整洁,生活有序

通过近6年的不懈努力,龙滩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现在已建成人车通畅、交通便利、路路入户的崭新面貌。目前硬化产业园区道路17.8公里、新建人行便桥3座、生产便道36.9公里、人行便道16.8公里。

龙滩村80岁的村民周汝为直言,“连做梦都没有做到会修这么好的路”,“平整,走路踏实”。

诚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成效最直观的体现,搞好了能让农民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实惠,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做这件事,既整“面子”,也修“里子”,是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牛鼻子”。

在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江涛的工作规划中,他认为,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政治任务,首先要把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龙滩村驻村工作队背靠三个区级帮扶单位,涉及28名区级部门帮扶人,这么庞大的一支扶贫队伍,为了提高帮扶质量,驻村工作队设计《龙滩村结对帮扶联系卡》。帮扶人携带“联系卡”入户上门,强化帮扶措施,宣传扶贫政策,树立脱贫信心。“唠起嗑来有板有眼,聊起天来有笑有泪。”这支扶贫队伍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发挥了1+1大于2的效应。那这个效应则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开展“三清一改”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工作队把全村分为19个卫生网格管理区域,创建三级管理员制度,搭建“光荣榜”宣传阵地,建立生活环境评比奖励机制。同时,主动联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就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一改”进行交流沟通,围绕乡村与高校建立协同创新互动、乡村生态振兴与高校的学科优势、发展研究嵌入对接等方面,达成合作服务意向。

帮“脏乱差”农户做清洁,分社树立卫生户的先进标杆,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龙滩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作思路:抓住一个“改”字,即改不良习惯;推进三个“清”字,即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落实七个“好”字,即家具摆好、衣被叠好、农具放好、柴草码好、畜禽管好、卫生搞好、环境搞好。

贫困户周洪强的家人一说起“三清一改”,就不由得唏嘘不已,“驻村工作队员不嫌弃我家脏,从里到外地帮忙做清洁,包括厕所,都被他们清理得干干净净。如果他们再来我家看到脏乱差,我哪还有脸见他们哦”。

“房洁院净环境好,水清田绿乡愁浓”……“光荣榜”上的宣传标语清晰可见。水清了,窗亮了,院子里堆砌的废旧物减少了,村民们的生活敞亮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心气儿也更足了。

江涛为该村桃子代言

路径之化:

做强集体经济是巩固脱贫的“关键点”

龙滩村,地势平坦,山环水绕,目力所及是长势茂盛的柠檬树和桃树,还有争奇斗艳的观赏牡丹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油牡丹。如何让自然资源丰富的龙滩村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困扰着这支平均年龄为44岁的工作队。

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江涛发现,“乡亲们把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看得很重,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坐等企业发放租金,没有流转土地的农户,会根据生活需要种植相应的农作物,而对他们从小看到大、从大看到老的村里的山山水水,早已没有了稀罕劲儿。”

在江涛的主导下,工作队拉着村干部,围坐在桃树底下,开始琢磨着怎么才能提振村民的信心,从而激发内生动力。一盘提振信心的棋就这样开始布局了。

通过调研发现,龙滩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还处于“原生态”,如果遇到各种市场风险或产业危机,再次返贫的可能性会以几何积数增长。因此,江涛表示,发展产业是脱贫的关键之策,建强集体经济才是巩固脱贫的重要一招。

如何才能发展壮大村里的集体经济,江涛把目光聚焦在满坡满树的水晶蜜桃上。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江涛于2020年3月再次找到种植水晶蜜桃的企业负责人,在2019年建立的村企资产产权关系和收益分配机制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为了降低企业管理经营风险,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由村委会全面接手220亩集体土地的资产产权和管理经营权,以此激活企业持续发展产业的兴趣,进一步建牢与贫困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在龙滩村集体经济的广沃土地上,留下了更多贫困户除草、修枝、施肥的忙碌身影。第二,与企业签订《助销水晶蜜桃惠龙滩村集体经济合作协议》,将助销水晶蜜桃的销售总额中的3-5%,纳入到村集体经济,以此增强村集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为了提升销售额,江涛将重庆商社水果供应商们引进入村,构建了线下销售的稳定渠道。通过该渠道,销量近万斤,一举超过去年的总销量。

目前,通过举办农副产品展销会、着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广泛动员帮扶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等各方力量,并对接旅投集团,积极销售农副产品。截止目前,共参与消费扶贫金额达5万余元,惠及贫困户达60%以上。

此外,在第一书记引领引领下,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短期见效和长期发展产业相结合,把技能培训和公益性岗位的统筹管理、分配实现一体化台账信息管理,围绕12家产业的科学稳健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助脱贫的杠杆功效,即以产业带动就业、撬动创业,实现“三业”合一的“1+1+1>3”的化学反应,并着力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为阻断贫根迎战乡村振兴兜底铺路。

理念之变: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力”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这幅春光田园图正是该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结出的硕果。

如今的古溪镇龙滩村文化氛围渐浓

如今的古溪镇龙滩村文化氛围渐浓

在江涛的内心中,人居环境整治一直是他关心和推动的工作重点,在他看来,人居环境整治就如一条扁担,一头挑起经济发展,一头挑起旅游产业和文化传承,这样才能壮大集体经济,鼓起群众钱袋子,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口袋富裕后,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有精神文化生活搞好了,人们才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只有从精神状态上焕发文明向上的新风气,才能凝聚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

于是,该村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主动融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和西南大学学科优势,联手参与整治模式研究和文创指导实施,着力打造乡土文化符号、设计乡村文化墙面、美化农耕文化庭院,同时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购置分类垃圾箱,出实招整治龙滩村人居环境,从而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提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虽然乡村振兴旅游也是抓手,但江涛认为,将单纯旅游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附属品,缺少农耕文化的内核支撑,受碎片化和快餐化影响较明显。

如何将乡味和农味与时代新风相结合,树立“文明观念和文明生活态度”;如何通过挖掘乡村本土文化内涵,提高村民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如何把本土产业与高校学科优势进行融合,做到产业发展旅游,文化带动旅游,庭院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面上讲是庭院的美化提升,但触及实质,则是文化思路和文化符号的碰撞与激活,是讲好龙滩村“故事”的文化驱动力。

于是,龙滩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体现乡味、建管并重、村民主体为原则,以树立婚丧嫁娶新风、孝悌和睦家风文明和谐乡风为内容,以打造乡土文化符号、设计乡村文化墙面、美化农耕文化庭院、提升人居文化环境为载体,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承和浸润作用,引导农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卫生文明”,切实将时代新风融入百姓生活,将清风正气生根农村大地,探索出一套适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法。

如今,在江涛的努力下,驻村第一书记成功申报市级百村引领工程,积极对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和西南大学,充分发挥社会智囊团的功能,将文明乡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力挖掘和倡导优良的家规、家训、家风等融入到墙体宣传美化、庭院农味提升、产业和乡村IP形象设计等方面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用心用情用力地讲好龙滩村的“故事”,着力打造龙滩村的“七和”:即父母祥和、夫妻温和、家庭顺和、邻里融和、产业丰和、环境雅和、乡村泰和。

在江涛的图景中,成片的桃树是产业根基,漫天的桃花是旅游资源,绿水青山和笑靥桃花充盈在这顶礼蓝天和祥瑞大地之间,看到的不仅是文化,还有精神和信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乡村振兴的“龙滩村实践”:要“面子”更要“里子” 人居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并重助力脱贫攻坚

2020-05-29 13:08:35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9日12时28分讯(记者 姚辉省)“今年的桃子采摘节,不但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前来采摘、体验乡村旅游、感受乡村文化的市民比去年还要多!”,如今,采摘期过半,各项指标超乎预期,潼南区古溪镇龙滩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江涛内心很“得意”。

潼南区古溪镇龙滩村位于古溪镇东南部,是古溪镇乡村振兴试点核心区,全村共有居民810户2810人,建卡贫困户85户,337人。耕地3877亩,土地流转3200亩,主要发展柠檬、水晶蜜桃、红苕尖、油牡丹、黄柏、蔬菜等产业。现已入驻农业企业8家,成立专业合作社4个,发展种养殖大户4户,开办农家乐1家。

不到两年,龙滩村一举成为全区乃至重庆市明星之村,党建引领、壮大产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决战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都有条不紊进行着,此外,该村还入选了重庆市人居环境整治的“百村引领示范村”,令人刮目相看。龙滩村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令人啧啧称奇。

龙滩村的迅速变化,得益于该村巧用人居环境整治,撬动起经济产业和农旅结合的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人居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并重”的深度融合路径,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思路之变:

人居环境整治是撬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交卷之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必须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打好打赢这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海战。

龙滩村村容整洁,生活有序

通过近6年的不懈努力,龙滩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现在已建成人车通畅、交通便利、路路入户的崭新面貌。目前硬化产业园区道路17.8公里、新建人行便桥3座、生产便道36.9公里、人行便道16.8公里。

龙滩村80岁的村民周汝为直言,“连做梦都没有做到会修这么好的路”,“平整,走路踏实”。

诚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成效最直观的体现,搞好了能让农民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实惠,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做这件事,既整“面子”,也修“里子”,是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牛鼻子”。

在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江涛的工作规划中,他认为,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政治任务,首先要把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龙滩村驻村工作队背靠三个区级帮扶单位,涉及28名区级部门帮扶人,这么庞大的一支扶贫队伍,为了提高帮扶质量,驻村工作队设计《龙滩村结对帮扶联系卡》。帮扶人携带“联系卡”入户上门,强化帮扶措施,宣传扶贫政策,树立脱贫信心。“唠起嗑来有板有眼,聊起天来有笑有泪。”这支扶贫队伍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发挥了1+1大于2的效应。那这个效应则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开展“三清一改”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工作队把全村分为19个卫生网格管理区域,创建三级管理员制度,搭建“光荣榜”宣传阵地,建立生活环境评比奖励机制。同时,主动联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就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一改”进行交流沟通,围绕乡村与高校建立协同创新互动、乡村生态振兴与高校的学科优势、发展研究嵌入对接等方面,达成合作服务意向。

帮“脏乱差”农户做清洁,分社树立卫生户的先进标杆,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龙滩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作思路:抓住一个“改”字,即改不良习惯;推进三个“清”字,即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落实七个“好”字,即家具摆好、衣被叠好、农具放好、柴草码好、畜禽管好、卫生搞好、环境搞好。

贫困户周洪强的家人一说起“三清一改”,就不由得唏嘘不已,“驻村工作队员不嫌弃我家脏,从里到外地帮忙做清洁,包括厕所,都被他们清理得干干净净。如果他们再来我家看到脏乱差,我哪还有脸见他们哦”。

“房洁院净环境好,水清田绿乡愁浓”……“光荣榜”上的宣传标语清晰可见。水清了,窗亮了,院子里堆砌的废旧物减少了,村民们的生活敞亮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心气儿也更足了。

江涛为该村桃子代言

路径之化:

做强集体经济是巩固脱贫的“关键点”

龙滩村,地势平坦,山环水绕,目力所及是长势茂盛的柠檬树和桃树,还有争奇斗艳的观赏牡丹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油牡丹。如何让自然资源丰富的龙滩村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困扰着这支平均年龄为44岁的工作队。

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江涛发现,“乡亲们把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看得很重,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坐等企业发放租金,没有流转土地的农户,会根据生活需要种植相应的农作物,而对他们从小看到大、从大看到老的村里的山山水水,早已没有了稀罕劲儿。”

在江涛的主导下,工作队拉着村干部,围坐在桃树底下,开始琢磨着怎么才能提振村民的信心,从而激发内生动力。一盘提振信心的棋就这样开始布局了。

通过调研发现,龙滩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还处于“原生态”,如果遇到各种市场风险或产业危机,再次返贫的可能性会以几何积数增长。因此,江涛表示,发展产业是脱贫的关键之策,建强集体经济才是巩固脱贫的重要一招。

如何才能发展壮大村里的集体经济,江涛把目光聚焦在满坡满树的水晶蜜桃上。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江涛于2020年3月再次找到种植水晶蜜桃的企业负责人,在2019年建立的村企资产产权关系和收益分配机制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为了降低企业管理经营风险,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由村委会全面接手220亩集体土地的资产产权和管理经营权,以此激活企业持续发展产业的兴趣,进一步建牢与贫困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在龙滩村集体经济的广沃土地上,留下了更多贫困户除草、修枝、施肥的忙碌身影。第二,与企业签订《助销水晶蜜桃惠龙滩村集体经济合作协议》,将助销水晶蜜桃的销售总额中的3-5%,纳入到村集体经济,以此增强村集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为了提升销售额,江涛将重庆商社水果供应商们引进入村,构建了线下销售的稳定渠道。通过该渠道,销量近万斤,一举超过去年的总销量。

目前,通过举办农副产品展销会、着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广泛动员帮扶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等各方力量,并对接旅投集团,积极销售农副产品。截止目前,共参与消费扶贫金额达5万余元,惠及贫困户达60%以上。

此外,在第一书记引领引领下,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短期见效和长期发展产业相结合,把技能培训和公益性岗位的统筹管理、分配实现一体化台账信息管理,围绕12家产业的科学稳健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助脱贫的杠杆功效,即以产业带动就业、撬动创业,实现“三业”合一的“1+1+1>3”的化学反应,并着力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为阻断贫根迎战乡村振兴兜底铺路。

理念之变: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力”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这幅春光田园图正是该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结出的硕果。

如今的古溪镇龙滩村文化氛围渐浓

如今的古溪镇龙滩村文化氛围渐浓

在江涛的内心中,人居环境整治一直是他关心和推动的工作重点,在他看来,人居环境整治就如一条扁担,一头挑起经济发展,一头挑起旅游产业和文化传承,这样才能壮大集体经济,鼓起群众钱袋子,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口袋富裕后,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有精神文化生活搞好了,人们才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只有从精神状态上焕发文明向上的新风气,才能凝聚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

于是,该村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主动融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和西南大学学科优势,联手参与整治模式研究和文创指导实施,着力打造乡土文化符号、设计乡村文化墙面、美化农耕文化庭院,同时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购置分类垃圾箱,出实招整治龙滩村人居环境,从而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提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虽然乡村振兴旅游也是抓手,但江涛认为,将单纯旅游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附属品,缺少农耕文化的内核支撑,受碎片化和快餐化影响较明显。

如何将乡味和农味与时代新风相结合,树立“文明观念和文明生活态度”;如何通过挖掘乡村本土文化内涵,提高村民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如何把本土产业与高校学科优势进行融合,做到产业发展旅游,文化带动旅游,庭院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面上讲是庭院的美化提升,但触及实质,则是文化思路和文化符号的碰撞与激活,是讲好龙滩村“故事”的文化驱动力。

于是,龙滩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体现乡味、建管并重、村民主体为原则,以树立婚丧嫁娶新风、孝悌和睦家风文明和谐乡风为内容,以打造乡土文化符号、设计乡村文化墙面、美化农耕文化庭院、提升人居文化环境为载体,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承和浸润作用,引导农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卫生文明”,切实将时代新风融入百姓生活,将清风正气生根农村大地,探索出一套适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法。

如今,在江涛的努力下,驻村第一书记成功申报市级百村引领工程,积极对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和西南大学,充分发挥社会智囊团的功能,将文明乡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力挖掘和倡导优良的家规、家训、家风等融入到墙体宣传美化、庭院农味提升、产业和乡村IP形象设计等方面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用心用情用力地讲好龙滩村的“故事”,着力打造龙滩村的“七和”:即父母祥和、夫妻温和、家庭顺和、邻里融和、产业丰和、环境雅和、乡村泰和。

在江涛的图景中,成片的桃树是产业根基,漫天的桃花是旅游资源,绿水青山和笑靥桃花充盈在这顶礼蓝天和祥瑞大地之间,看到的不仅是文化,还有精神和信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