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冰秋:拒绝枯燥!三步法上好数学课

邹冰秋:拒绝枯燥!三步法上好数学课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11

 image.png

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重庆市骨干教师、南岸区十佳教学能手、南岸区优秀教师  邹冰秋

数学学学科虽然独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但其与人文学科一样,数学学科也有着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以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是确保数学教学永葆生机,促进数学学科长久发展的必然之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这一问题浅谈一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其专有文化作为支持,其发展就势必缺少必要的基础和动力。因此,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抑或是对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乃至对于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借助数学史料,渗透数学文化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感”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舞台。而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师设计一切教学活动的蓝本和主要载体。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善于对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将数学史料适当地引入教学过程中,以使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负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说道:“大约在公元100年,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明确提出了负数的概念,以及正、负数的意义。

到了公元3世纪,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更加明确了负数的意义。在算筹中,刘徽将两种表示相反意义的算筹叫做“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这一对概念在我国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而在西方,负数直到17世纪才被人们所承认。”如此,通过将数学史料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进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image.png

依托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知识,这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在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积极设立应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体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文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完“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来对自家一个月内的各项支出和费用进行调查统计,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制作成扇形统计图。此外,学生也可借助扇形统计图来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一天的作息时间项目,比如上课、吃饭、睡觉、做作业、娱乐以及其他时间等;2. 根据个人实际作息情况确定时间,并计算出各个项目所用时间占一天时间的百分比;3. 绘制扇形统计图。在第二天上课时,我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就自己制作的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比较,看看谁的作息时间更加合理。如此,通过开展数学活动,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科紧密结合,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

通过思维训练,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因其独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的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数学总是与符号、定理、公式等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每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推导过程来加强思维训练,以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正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

例如,以“三角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带领学生一同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之后,我向学生问道:“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去求?我们可不可以将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进行分析呢?”接下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来剪一剪、叠一叠、拼一拼。通过自主探究,有的学生发现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长方形,还有的学生发现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就可以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此便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比较、推导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个展现过程可能在学生今后的人生中是比三角形面积公式更加有用、更加具有生命价值的知识。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当将数学的文化价值传达给学生,并将其有效渗透于数学教学过程始终,以使学生在习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数学文化的长期渲染下,真正爱上数学,并真正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邹冰秋:拒绝枯燥!三步法上好数学课

2020-05-11 15:26:40 来源: 0 条评论

 image.png

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重庆市骨干教师、南岸区十佳教学能手、南岸区优秀教师  邹冰秋

数学学学科虽然独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但其与人文学科一样,数学学科也有着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以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是确保数学教学永葆生机,促进数学学科长久发展的必然之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这一问题浅谈一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其专有文化作为支持,其发展就势必缺少必要的基础和动力。因此,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抑或是对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乃至对于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借助数学史料,渗透数学文化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感”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舞台。而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师设计一切教学活动的蓝本和主要载体。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善于对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将数学史料适当地引入教学过程中,以使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负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说道:“大约在公元100年,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明确提出了负数的概念,以及正、负数的意义。

到了公元3世纪,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更加明确了负数的意义。在算筹中,刘徽将两种表示相反意义的算筹叫做“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这一对概念在我国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而在西方,负数直到17世纪才被人们所承认。”如此,通过将数学史料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进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image.png

依托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知识,这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在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积极设立应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体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文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完“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来对自家一个月内的各项支出和费用进行调查统计,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制作成扇形统计图。此外,学生也可借助扇形统计图来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一天的作息时间项目,比如上课、吃饭、睡觉、做作业、娱乐以及其他时间等;2. 根据个人实际作息情况确定时间,并计算出各个项目所用时间占一天时间的百分比;3. 绘制扇形统计图。在第二天上课时,我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就自己制作的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比较,看看谁的作息时间更加合理。如此,通过开展数学活动,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科紧密结合,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

通过思维训练,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因其独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的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数学总是与符号、定理、公式等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每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推导过程来加强思维训练,以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正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

例如,以“三角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带领学生一同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之后,我向学生问道:“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去求?我们可不可以将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进行分析呢?”接下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来剪一剪、叠一叠、拼一拼。通过自主探究,有的学生发现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长方形,还有的学生发现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就可以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此便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比较、推导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个展现过程可能在学生今后的人生中是比三角形面积公式更加有用、更加具有生命价值的知识。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当将数学的文化价值传达给学生,并将其有效渗透于数学教学过程始终,以使学生在习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数学文化的长期渲染下,真正爱上数学,并真正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