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举行2019学术年会 全面聚焦劳动教育
围绕小学劳动教育理论方向、教师学术能力、劳动教育课程等展开探讨和研究。

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举行2019学术年会 全面聚焦劳动教育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2-2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3930分讯(张华 实习生 曾剑雄)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重提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在新时代里,学校应该如何实施劳动教育,如何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1220日,“学术赋能、劳动致慧”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2019学术年会在人民小学本部举行,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处处长李颉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廖辉重庆市教科院教研员曹雷,人民小学的34所友好学校校长、教师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一线教师共近600人参加此次年会,围绕小学劳动教育理论方向、教师学术能力、劳动教育课程等展开探讨和研究。

“学术赋能、劳动致慧”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2019学术年会在人民小学本部举行 曾剑雄 摄

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杨浪浪致辞 黄刚 摄

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处处长李颉进行学术导向 曾剑雄 摄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廖辉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实施》主题报告 黄刚 摄

新时代劳动教育有何导向?

留住根 立好身 成就学生的每个梦想

“劳动教育的方向一是要留住根,二是要立好身,三是要成就学生的每个梦想。”上午8时30分,活动在人民小学小叮咚合唱团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处处长李颉以“迎接劳动教育的春天”为题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力量、劳动教育的方向以及2020年劳动教育的重大活动。

李颉从历史、近代、当代等五个阶段分析了劳动教育的力量,从农耕文明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再到如今的五育共举,加强劳动教育,是回归人之本质、回归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自我,通过双手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据李颉介绍,2020年,我市将推动200所文明校园与700个乡村少年宫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从文明的角度来推动劳动教育。同时,让城市中小学与乡村学校结对,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城乡孩子取长补短,培养劳动习惯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廖辉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实施》主题报告时,论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的原因,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作用。他表示,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大力培植“热爱劳动” “热爱创造”的真挚情感,要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强调创造性劳动、体面劳动,要让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成为基本的生活方式。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内容新、对象新、手段新的特点。”廖辉表示,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以及各学科的有机融入,要培养多元化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科学地构建劳动教育的检测评估体系。

梁平区实验小学校长吴世伟以“劳动的开端”为题,分享了学校的劳动教育 黄刚 摄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实施?

构建“劳动+”育人模式

劳动教育如何实施?在学术年会现场,梁平区实验小学校长吴世伟以“劳动的开端”为题,就学校劳动教育开展从“源”“乐”“享”“惑”等方面进行了分享。据了解,梁平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学校有27亩柚子地,是劳动教育的起源,是孩子们的劳动基地。在这里,学校制定、实施劳动课程,四季皆不同。

“当前,家长们对孩子娇生惯,让很多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吴世伟说,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惑,比如,网上虚拟劳动游戏、纸上农庄等,将劳动教育游戏化,让劳动教育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我始终认为,劳动教育应该要磨砺学生的意志,让他们在劳动中流汗,体验劳动的快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的内涵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杨浪浪在现场对人民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综述。

“回顾学校70多年的办学历程,劳动教育在传承中创新,但‘育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杨浪浪表示,1945年,刘伯承元帅题写校训,“爱劳动”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被强调;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校就专门开设了劳动课;88-89学年,提出五育并举;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之初,学校主动教育阶段,建立“学校农场”;近十年,“EOC”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渗透于“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社团课程—社会服务课程”之中。

“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学校的劳动教育应有怎样独有的内涵,应走向何处?”在杨浪浪看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独立的课程、孤立的活动。因此,人民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方向就是“劳动+课程”,“劳动+活动”,“劳动+社会服务”以及“劳动+智能”。只有这样,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所构建的‘劳动+’育人模式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其中,劳动能力是核心,劳动价值观是灵魂。”杨浪浪表示,“劳动+”赋予了劳动教育更加丰富的内涵。孩子们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才能真正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长大后也才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课例现场 曾剑雄 摄

学生们在课上制作鱼香肉丝 黄刚 摄

学生们品尝自己制作的鱼香肉丝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曹雷进行课例点评 曾剑雄 摄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怎么上?

跨学科整合,让课堂“动”起来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该怎么上呢?重庆市人民小学教师曹理红带来的劳动教育课例《舌尖上的数字奥秘》为现场参会人员提供了一种方向。

“孩子们,你们知道鱼香肉丝的味道有哪些吗?”“甜”“酸”“辣”……在课堂上,曹老师从鱼香肉丝的味道入手,引导学生们动手研究鱼香肉丝菜谱中糖、醋的“少许”“适量”到底是多少。

“我们是10克糖中加了7克醋。”“我们加了5克醋。”“我们是20克。”每个小组都配出了不同的比例。曹老师让每一组的同学们在课堂上根据之前配制的“糖、醋”比例进行了现场炒制“鱼香肉丝”。

“我们的糖没融化,太酸了。”“我们的刚刚好。”在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品尝了自己组劳动的成果。同时,他们还接到了一个大单,帮助乡村基制作2000份鱼香肉丝。该怎么做呢?“顾100个厨师,一人20份。”“成本太高了。”“一份一份炒。”“太慢了。”孩子们议论纷纷。最后,曹老师通过一段小视频告诉学生,乡村基通过186个城市800万家庭的调查,用大数据得出了鱼香肉丝的统一配比,然后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了炒制。

“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尝试-实践的方式,知道了菜谱中的‘适量’‘少许’的秘密。”曹老师告诉孩子们,中国的文化就如吃菜时的口味一样“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曹雷在点评这堂课时表示,“今天这堂课实现了我们课改中课程融合的理念,这节课有做菜、科学、数学、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同时,在课堂上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层层递进,围绕做菜背后的数字密码开展了深度学习。”

“课程的开发有很多中方式,今天这堂课就是一种深度开发,从很小的切口入手,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学习。”在曹雷看来,劳动教育要从课程设计、课程融合上开发校本课程。同时,老师要从教学型老师变为课程型老师,

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杨浪浪在现场对人民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综述 曾剑雄 摄

人民小学2019年暖冬计划捐赠仪式 黄刚 摄

《有魔力的拟声词》现场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学术微讲现场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小毅点评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新时代劳动教育师资如何培养?

“学术赋能 劳动致慧”

20日下午,人民小学2019“暖冬计划”捐赠仪式、教师开口即美展示、课例展示、学术微讲等环节先后开展。

“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和节奏,保持教育的边界,是学术的价值所在。”据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介绍,学术年会已经有30多年历史,持续关注课程改革、持续关注课堂教学,把学术研究作为人民小学安身立命的本源所在。学校的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学术立校”,希望以学术滋养我们的教师素养,以学术的思维,反思、规划与实践真实的学校教育,以此助推学校持续优质发展。

据了解,学术年会一年一年生长起来,教师们也在成长,他们从只关注一门学科的教学到关注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从研磨教学方法与策略到研究一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当然也能够从总结教学的方法与经验到提炼、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

在下午的课例展示中,邱小丽老师的《有魔力的拟声词》和向余老师的《负数的初步认识》赢得了与会者阵阵掌声。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小毅、渝中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王红梅也给两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随后的“学术微讲”中,王邦林、何霞、王圆、甘洋、冯琳五位老师从自己的学科出发,从真实课堂中挖掘具体事例,分享了学科中的一个个知识。

据了解,在人民小学第67届教研会中,全校219位年龄50岁以下教龄满2年的教师全部参与“学术微讲”。这些一线教师的学术研究或许不如专家那样全面、深刻,但他们宝贵的思考,敢于探索的勇气,研究的热情,给予学校学术研究的自信、力量和智慧。

“教师成长的本质是专业和学术成长的统一。”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宋文君在现场表示,新时代教师应该有三个转变,一是向学术发展转变,二是向涵盖质疑、反思的学术能力转变,三是向学术型、研究型教师转变。在宋文君看来,对于学术赋能,教师要有专业自觉,有追问的习惯,教师要从教材出发讲好学科,因为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在日常环境中。同时,她鼓励老师们将理念转化为行为,将经验转化为主张。“不要把学术想得过于高大上,它需要老师主动改变,调出自己依赖的舒适圈,因为学术赋能不是一句话,而是一天一点的进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举行2019学术年会 全面聚焦劳动教育

2019-12-23 10: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3930分讯(张华 实习生 曾剑雄)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重提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在新时代里,学校应该如何实施劳动教育,如何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1220日,“学术赋能、劳动致慧”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2019学术年会在人民小学本部举行,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处处长李颉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廖辉重庆市教科院教研员曹雷,人民小学的34所友好学校校长、教师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一线教师共近600人参加此次年会,围绕小学劳动教育理论方向、教师学术能力、劳动教育课程等展开探讨和研究。

“学术赋能、劳动致慧”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2019学术年会在人民小学本部举行 曾剑雄 摄

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杨浪浪致辞 黄刚 摄

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处处长李颉进行学术导向 曾剑雄 摄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廖辉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实施》主题报告 黄刚 摄

新时代劳动教育有何导向?

留住根 立好身 成就学生的每个梦想

“劳动教育的方向一是要留住根,二是要立好身,三是要成就学生的每个梦想。”上午8时30分,活动在人民小学小叮咚合唱团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处处长李颉以“迎接劳动教育的春天”为题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力量、劳动教育的方向以及2020年劳动教育的重大活动。

李颉从历史、近代、当代等五个阶段分析了劳动教育的力量,从农耕文明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再到如今的五育共举,加强劳动教育,是回归人之本质、回归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自我,通过双手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据李颉介绍,2020年,我市将推动200所文明校园与700个乡村少年宫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从文明的角度来推动劳动教育。同时,让城市中小学与乡村学校结对,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城乡孩子取长补短,培养劳动习惯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廖辉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实施》主题报告时,论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的原因,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作用。他表示,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大力培植“热爱劳动” “热爱创造”的真挚情感,要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强调创造性劳动、体面劳动,要让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成为基本的生活方式。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内容新、对象新、手段新的特点。”廖辉表示,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以及各学科的有机融入,要培养多元化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科学地构建劳动教育的检测评估体系。

梁平区实验小学校长吴世伟以“劳动的开端”为题,分享了学校的劳动教育 黄刚 摄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实施?

构建“劳动+”育人模式

劳动教育如何实施?在学术年会现场,梁平区实验小学校长吴世伟以“劳动的开端”为题,就学校劳动教育开展从“源”“乐”“享”“惑”等方面进行了分享。据了解,梁平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学校有27亩柚子地,是劳动教育的起源,是孩子们的劳动基地。在这里,学校制定、实施劳动课程,四季皆不同。

“当前,家长们对孩子娇生惯,让很多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吴世伟说,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惑,比如,网上虚拟劳动游戏、纸上农庄等,将劳动教育游戏化,让劳动教育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我始终认为,劳动教育应该要磨砺学生的意志,让他们在劳动中流汗,体验劳动的快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的内涵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杨浪浪在现场对人民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综述。

“回顾学校70多年的办学历程,劳动教育在传承中创新,但‘育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杨浪浪表示,1945年,刘伯承元帅题写校训,“爱劳动”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被强调;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校就专门开设了劳动课;88-89学年,提出五育并举;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之初,学校主动教育阶段,建立“学校农场”;近十年,“EOC”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渗透于“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社团课程—社会服务课程”之中。

“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学校的劳动教育应有怎样独有的内涵,应走向何处?”在杨浪浪看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独立的课程、孤立的活动。因此,人民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方向就是“劳动+课程”,“劳动+活动”,“劳动+社会服务”以及“劳动+智能”。只有这样,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所构建的‘劳动+’育人模式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其中,劳动能力是核心,劳动价值观是灵魂。”杨浪浪表示,“劳动+”赋予了劳动教育更加丰富的内涵。孩子们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才能真正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长大后也才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课例现场 曾剑雄 摄

学生们在课上制作鱼香肉丝 黄刚 摄

学生们品尝自己制作的鱼香肉丝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曹雷进行课例点评 曾剑雄 摄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怎么上?

跨学科整合,让课堂“动”起来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该怎么上呢?重庆市人民小学教师曹理红带来的劳动教育课例《舌尖上的数字奥秘》为现场参会人员提供了一种方向。

“孩子们,你们知道鱼香肉丝的味道有哪些吗?”“甜”“酸”“辣”……在课堂上,曹老师从鱼香肉丝的味道入手,引导学生们动手研究鱼香肉丝菜谱中糖、醋的“少许”“适量”到底是多少。

“我们是10克糖中加了7克醋。”“我们加了5克醋。”“我们是20克。”每个小组都配出了不同的比例。曹老师让每一组的同学们在课堂上根据之前配制的“糖、醋”比例进行了现场炒制“鱼香肉丝”。

“我们的糖没融化,太酸了。”“我们的刚刚好。”在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品尝了自己组劳动的成果。同时,他们还接到了一个大单,帮助乡村基制作2000份鱼香肉丝。该怎么做呢?“顾100个厨师,一人20份。”“成本太高了。”“一份一份炒。”“太慢了。”孩子们议论纷纷。最后,曹老师通过一段小视频告诉学生,乡村基通过186个城市800万家庭的调查,用大数据得出了鱼香肉丝的统一配比,然后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了炒制。

“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尝试-实践的方式,知道了菜谱中的‘适量’‘少许’的秘密。”曹老师告诉孩子们,中国的文化就如吃菜时的口味一样“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曹雷在点评这堂课时表示,“今天这堂课实现了我们课改中课程融合的理念,这节课有做菜、科学、数学、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同时,在课堂上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层层递进,围绕做菜背后的数字密码开展了深度学习。”

“课程的开发有很多中方式,今天这堂课就是一种深度开发,从很小的切口入手,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学习。”在曹雷看来,劳动教育要从课程设计、课程融合上开发校本课程。同时,老师要从教学型老师变为课程型老师,

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杨浪浪在现场对人民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综述 曾剑雄 摄

人民小学2019年暖冬计划捐赠仪式 黄刚 摄

《有魔力的拟声词》现场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学术微讲现场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小毅点评 重庆市人民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新时代劳动教育师资如何培养?

“学术赋能 劳动致慧”

20日下午,人民小学2019“暖冬计划”捐赠仪式、教师开口即美展示、课例展示、学术微讲等环节先后开展。

“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和节奏,保持教育的边界,是学术的价值所在。”据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介绍,学术年会已经有30多年历史,持续关注课程改革、持续关注课堂教学,把学术研究作为人民小学安身立命的本源所在。学校的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学术立校”,希望以学术滋养我们的教师素养,以学术的思维,反思、规划与实践真实的学校教育,以此助推学校持续优质发展。

据了解,学术年会一年一年生长起来,教师们也在成长,他们从只关注一门学科的教学到关注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从研磨教学方法与策略到研究一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当然也能够从总结教学的方法与经验到提炼、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

在下午的课例展示中,邱小丽老师的《有魔力的拟声词》和向余老师的《负数的初步认识》赢得了与会者阵阵掌声。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小毅、渝中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王红梅也给两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随后的“学术微讲”中,王邦林、何霞、王圆、甘洋、冯琳五位老师从自己的学科出发,从真实课堂中挖掘具体事例,分享了学科中的一个个知识。

据了解,在人民小学第67届教研会中,全校219位年龄50岁以下教龄满2年的教师全部参与“学术微讲”。这些一线教师的学术研究或许不如专家那样全面、深刻,但他们宝贵的思考,敢于探索的勇气,研究的热情,给予学校学术研究的自信、力量和智慧。

“教师成长的本质是专业和学术成长的统一。”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宋文君在现场表示,新时代教师应该有三个转变,一是向学术发展转变,二是向涵盖质疑、反思的学术能力转变,三是向学术型、研究型教师转变。在宋文君看来,对于学术赋能,教师要有专业自觉,有追问的习惯,教师要从教材出发讲好学科,因为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在日常环境中。同时,她鼓励老师们将理念转化为行为,将经验转化为主张。“不要把学术想得过于高大上,它需要老师主动改变,调出自己依赖的舒适圈,因为学术赋能不是一句话,而是一天一点的进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