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在清华大学举办

首届“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在清华大学举办

来源:光明网2019-12-09

由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清华x-lab),联合iCenter与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 “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日前在京进行决赛。在24小时马拉松式的创新挑战之后,12支优胜团队脱颖而出,再经过3个小时的同台竞技,“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染料应用项目”斩获金奖,“零排放生物系统项目”获得最具社会意义奖,“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染料应用项目”获得最具技术创新奖,“Zip模块下的满时装项目”获得最具投资价值奖等。

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结合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设计13个不同主题分赛场,500多位参赛者开展了24小时马拉松创新挑战赛,主题覆盖人类健康、智慧出行、环境可持续发展、未来能源、农业生态、跨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诸多领域带来100多项具体的创新方案。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执行主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日内瓦—清华倡议顾问委员会主席Nikhil Seth先生发来寄语视频。他表示,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是首个在亚洲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举办的创新挑战赛,这些学生、研究人员和行业导师协同合作探索解决现在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是一场在数百名年轻人中开展的独一无二的体验式学习之旅。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表示,本次活动无院校限制、无院系限制、无专业限制、无年级限制,参与挑战的学生不仅来自于清华大学,也有来自其他院校的学生、甚至中学生参与其中。希望通过这种“做中学”,激发青年学子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清华大学x-lab主任毛东辉介绍,此次比赛是清华大学历史上第一次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题的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清华x-lab与iCenter、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联合了清华大学多个院系建立起创新协作机制,共同举办挑战性创新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师生们对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共识。这也是清华x-lab在开展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实践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更大的参与规模、更好的院系学科交叉的特点。记者 邓晖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首届“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在清华大学举办

2019-12-09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由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清华x-lab),联合iCenter与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 “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日前在京进行决赛。在24小时马拉松式的创新挑战之后,12支优胜团队脱颖而出,再经过3个小时的同台竞技,“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染料应用项目”斩获金奖,“零排放生物系统项目”获得最具社会意义奖,“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染料应用项目”获得最具技术创新奖,“Zip模块下的满时装项目”获得最具投资价值奖等。

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结合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设计13个不同主题分赛场,500多位参赛者开展了24小时马拉松创新挑战赛,主题覆盖人类健康、智慧出行、环境可持续发展、未来能源、农业生态、跨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诸多领域带来100多项具体的创新方案。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执行主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日内瓦—清华倡议顾问委员会主席Nikhil Seth先生发来寄语视频。他表示,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是首个在亚洲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举办的创新挑战赛,这些学生、研究人员和行业导师协同合作探索解决现在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是一场在数百名年轻人中开展的独一无二的体验式学习之旅。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表示,本次活动无院校限制、无院系限制、无专业限制、无年级限制,参与挑战的学生不仅来自于清华大学,也有来自其他院校的学生、甚至中学生参与其中。希望通过这种“做中学”,激发青年学子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清华大学x-lab主任毛东辉介绍,此次比赛是清华大学历史上第一次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题的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清华x-lab与iCenter、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联合了清华大学多个院系建立起创新协作机制,共同举办挑战性创新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师生们对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共识。这也是清华x-lab在开展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实践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更大的参与规模、更好的院系学科交叉的特点。记者 邓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颖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