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具有国际理解力 全市中小学教育专家谈教育变革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6日5时45分讯(实习生 覃琳)日前,重庆市中小学生国际理解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会暨重庆市中外人文交流研讨会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小学举行,来自全市中小学教育专家、教师代表等齐聚一堂,就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力、中外人文交流与国际理解力等方面进行探讨。在活动现场,高滩岩小学在国际理解课程上的探索成果引起关注,学生国际理解力的培养成果赢得点赞。
研讨会现场 覃琳摄
专家:国际理解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常态
什么是国际理解力?什么是国际理解力教育?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黄启慧从国际理解力的背景、研究原则与基本思路两个方面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中小学生国际理解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黄启慧介绍道,“国际理解力”是指能以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人,而“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教会学生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并表示传统的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
黄启慧发表研究开题 覃琳摄
重庆市教科院德育所副部长杨昌弋在课题论证中强调了未来的学生必然面临全球化生存方式的考验,实现国际理解教育将成为未来的教育常态。现今的教育制度究竟是适应社会的,还是落后的?重庆市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乐勇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教学制度并没有落后,因为面临着一个新的全球化趋势,所以国际理解教育才应运而生。
专家论证课题 覃琳摄
专家论证课题 覃琳摄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处梁静在《中外人文交流与国际理解力》讲座中也同样认同了全球化生存方式的观点。她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培养中外人文交流的人才是必不可缺的。沙坪坝区作为重庆教育试验区之一,应该在人文交流的大背景下,推动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力,开发科学的国际理解力课程。
探索:高滩岩小学在全市率先开展国际理解课程
在研究开题会后,与会人员对高滩岩小学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探索的初步成果进行了了解。据悉,高滩岩小学根据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内涵,已经针对性地迈出了步伐,从培养国际视野、传承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等方面,以开展多项目学习的方式,真正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行走课堂中,由两位同学详细地分享了美国加州行的心得与经验,陈述了他们所理解的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并道出接受多元性,包容、理解与融合文化差异的主题思想。
“黄色、白色、黑色的不同肤色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气氛融洽。那一刻让我们真正理解到了接受多样性的实质意义。”讲台上两名学生感触颇深。为了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扩展孩子们的国际视野,高滩岩小学组织学生们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孩子们对国际理解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多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参加美国加州行的学生分享心得 覃琳摄
“畅游毕兹卡游戏”的展现让人眼前一亮,游戏基于土家族的文化特色,把土家的文化特点写入一张张游戏卡片中,用类似于“大富翁”游戏的形式展示了出来。孩子们在展示过程中活泼可爱,既有童真也富有创意。
畅游毕兹卡游戏展现 覃琳摄
“‘畅游毕兹卡游戏’想法全是学生们自己提出的,实践也是他们全程跟进。”据了解,在高滩岩小学国际理解课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创意、开发制作、对外推广。为此次活动效果,孩子们还做出了美丽的彩灯。据带队老师介绍,彩灯图的背面是密密麻麻的电线,全是学生们自己接线路、撘电线的。虽然失败了无数次,但孩子们没有放弃,坚持做了出来。直到上台前,他们还在不断改善线路的走向、灯光的明亮程度等。展示完之后,现场称赞声不断,掌声迭起。
“爸爸,我的粑粑掉地上了,沾上了粑粑!”五年级四班的陈正轩在现场展示了他制作的汉字的绘本。“同一个字读音不一样,意思也就不一样了。”在说到如何萌发出这一灵感时,他解释到都是从生活中出发,在细节中发现的。
分享汉字故事 覃琳摄
介绍绘本《食物的故事》 覃琳摄
在“绘本发布会”上,参与项目的孩子们依次对自己制作的绘本进行了展示和解说。为了配合绘本的展出,孩子们穿上代表包子、馒头、蘑菇等食物的道具衣服,在讲台上默契配合,生动形象地讲述着一个个关于菜品的制作过程。在出自绘本《食物的故事》中,有代表着团圆和亲情的腊八粥、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鸡炖蘑菇,还有“爆与瀑”、“火与炎”等关于《汉字的有趣之处》的发现。孩子们从跟进具体项目开始,基于生活不断拓展自我的学习维度。
校长李莉讲解未来计划 覃琳摄
“高滩岩小学在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素养的评价模型上做出了尝试,并积极开展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高滩岩小学校长李莉表示,国际理解课程给孩子们留足自主探究空间,并开展个性化学习,是增强文化自信、加深文化理解、激发文化创造的可行之路。她也希望借此课题的研究,拟定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纲要,系统建构学校人文交流工作机制,加大友好结对学校师生在语言、实践发、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为促进国际理解教育提供可行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