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八中优秀校友伍勇:让国际5G标准化发出中国声音
重庆十八中校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日韩国际移动通信(IMT)工作组评估组主席、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 5G评估课题报告人伍勇致辞 周涛 摄
【伍勇 重庆十八中校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日韩国际移动通信(IMT)工作组评估组主席、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 5G评估课题报告人】
尊敬的罗校长、刘书记、各位来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作为从重庆十八中走出的一员,今天倍感荣幸,能够有机会作为校友代表,在母校七十周年的特殊时刻,向母校表达我们的心声。
我1993年进入十八中初中部学习,1999年高中毕业。二十年时空流转,当我回忆这六年的时光,脑海里勾勒出的十八中轮廓,是我敬爱的老师,是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
其中,有初中班主任刘老师朗读《一碗阳春面》带给我们的温度,有我们的数理化老师一板一眼,同时又娓娓道来的理性风度。我也记得我们川美毕业的美术老师,用她略带卷舌的优雅声调给我们介绍世界名画,从那时起,就让我们学会欣赏生活。也有地理老师向我们预测: 地理学科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因为所有信息都需要在空间中表达。
我们的英语老师,冯老师和高中的肖老师,全程英语授课,在那个时候为我们构建了难得的英语环境。高中班主任余老师督促我们的学习,也照顾我们的生活。
我很感谢这些老师,他们讲授的知识和带给我们的思考,使我们受益良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自己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勇于以创新的方式开展工作,能够以更高的视野总结和规划自己的工作。老师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对我们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六年时光匆匆而过,当我从一个青葱少年走出十八中校园,进入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学习,再到清华大学做博士研究生深造,2008年进入华为从事4G、5G研究,都有这六年的影响。做5G标准化工作,站在世界通信领域的前沿舞台,与世界界一流公司过招,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推理,也需要快速的反应避免掉进对方的逻辑陷阱;既需要用英语准确的表达自身的观点,也要听清来自日韩欧印度等各种口音的英语背后的诉求;既要兼顾公司自身的发展,又要能站在整个产业发展高度来给出各方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国际电信联盟的5G标准化工作中,还需要为发出中国声音,真正站在为国际通信产业做贡献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通过实际贡献让中国5G引领并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我也获得了产业界的信任,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的5G提交协调人。
今天,重回校园,感受到我和母校的共同成长。这二十年,母校有了巨大的发展,母校汇聚了越来越多优秀的老师,让越来越多的同学走向顶级院校深造,奔向在更大的舞台。今天看到同学们,我又重回少年时代。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相信,在三十年后,母校百年校庆的时候,十八中有无数雄于地球的少年,到那天我能坐在台下聆听他们对母校的少年心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