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八中70周年|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致辞:树本砺新 智启未来

重庆十八中70周年|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致辞:树本砺新 智启未来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08

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现场致辞 周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8日10时37分讯(向虹谕)今(8)日上午,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七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在学校铁山坪校区运动场举行。现场,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致辞。罗丞提到,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生命润泽另一个生命的过程。重庆十八中从未忘却肩上担负的家国责任,始终坚持“心念家国,勇为敢当”的优良传统和“大气清亮,高怀致远”的文化精神,恪守教育情怀,再造砺新荣光,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附致辞全文:

树本砺新 智启未来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七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上的致辞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长 罗丞

(2019年11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韶光流转,盛事如约。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建校七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重庆十八中的关心与厚爱!

本次办学成果展示的主题是“树本砺新,智启未来”。希望以此寄寓我校要坚守树本之源,坚持砺新之路,建设智慧之园,成就学生未来。

七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守树本之源。

一所学校的光荣与梦想,就是沉淀民族文化的精神厚度,以探求国家的美好未来为己任,种下希望,守护花开。翻开重庆十八中的七秩历史,前辈学人立下“办学以新声,报国以齐家”的初心,遵循育人规律,回归教育本真,在岁月流转中,传承十八中精神,追寻教育光华的永恒。

七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砺新之路。

从新中国成立到恢复高考,一代代十八中人求索民族未来,探寻砺新之道,先后培育出“共和国建设功勋人物”高必有教授,守卫边疆的忠诚卫士罗宇栋少将、陈庆云少将,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空军某旅李凌旅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唐炯然总工程师,为国家立法事业出谋献策的莫于川教授,从事智能化研究的石为人教授等一大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栋梁之才。

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梦想与奋斗相遇,守正和创新交融,重庆十八中培育出了世界杰出青年数学家何旭华、著名军旅歌唱家张迈、国际机器人大赛金奖得主王景龙,培养了1982年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一名付丽坤、1994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一名袁昱、2005年重庆市中考第一名唐棠、2006年重庆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王其光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在世界各地展现重庆十八中人的精神与风采。

从新声初创到如今两校三区,我们始终秉承树本砺新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砺新型多元化教师团队,致力于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开放型人才。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向了世界各地,贡献了中国智慧。

学生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子 周涛 摄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智慧之园。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始终坚信教育要立根于民族文化,厚植于国家土壤,要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格局,尊重并吸取其它文明发展成果;要有多样化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服务,以无边界的教育资源启迪学生智慧。 

一是建设智慧校园系统。以云计算为核心,构建智慧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库、阅卷分析系统、家校互动平台等。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互联网门户,为学校管理提供智慧校园快捷入口。建设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直播系统,为多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推动互联网+精细化管理。

学校首批投用了智慧教室、创客中心、人文科学中心、自然科学中心、录播中心等多种数字化学习空间,并配备智慧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多维度对学生学习进行大数据分析,全面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学校获得“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示范校”“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智能江北十大大数据智能化优秀应用案例”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是构建四C课程体系。树本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打造了重庆市语文、英语两大课程创新基地,出版教育教学专著十余本;砺新课程凸显校本课程精品化,自主开发了8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先后成功申报了6门市级精品选修课程;海纳课程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打造了2个市级精品社团;百川课程拓展人才培养多元化,实施雏鹰计划,培养学科特长。近年来,50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荣誉。

三是精心锻造精准课堂。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聚焦课堂教学价值,构建科学教学结构。修专业深度,立文化高度,力求做到“业务素养精深发展,教育对象精透研究,教学管理精细操作”。开展精准课堂教学大赛,促使教师业务水平持续提升,有8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市级讲课、说课比赛一等奖。

四是拓展无边界学习空间。探索走班选课,突显个性发展,成立学生自管会,实施自主管理,激发管理潜能。开展研学旅行,引导生涯规划。以智能化阅读平台、图书馆和开放式书吧为载体,推进师生海量阅读,营造绿韵书香校园。我们力求把学校建成学生智慧学习的乐园,幸福成长的家园,让学生真正站在教育的中央。

重庆十八中七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现场 周涛 摄

展望新征程,我们奋力探寻未来之光。

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新时代,知识与创造、理论与实践、品德与素养、学校与社会等各种要素都将融合在一起。拓宽知识场域,提升关键能力,成了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将继续从五个维度推进未来学校建设。

打造未来校园:逐步完善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逐步建成智慧课程系统,让学校成为灵巧学习及创新创造的赋能场。

推动未来管理:策必广益,走好民主化管理之路;行必专精,走好精细化管理之路;深化改革,走好智慧化管理之路;整合资源,走好开放化管理之路。

培养未来教师:升级砺新型多元化教师队伍,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项目学习的组织者、好奇心的激发者、心理情感的陪伴者。

探索未来课程:做好四C课程资源深度开发,全面落实精准课堂教学,完善契合、融合、联合的课程体系;搭建融洽、合作、开放的文化场域。

培养未来学生: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多元化人才;做好学生成长规划,丰富社会实践课堂阵地,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

这次展示活动我们非常荣幸地得到了清华大学马少平教授、老校友人民大学莫于川教授、老校友华为技术核心成员伍勇先生的鼎力支持,于今天下午同时,分别在铁山坪海纳厅、观音桥演播厅、御龙天峰学术报告厅作精彩的学术报告,晚上还有丰富的文艺展演,敬请大家光临和收看。

重庆十八中七十年的办学成果,是一代代十八中人不忘树本之源、坚持砺新之路的奋斗结晶,离不开各级领导特别是江北区四大家领导的关怀重视,离不开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致辞 周涛 摄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生命润泽另一个生命的过程。

重庆十八中从未忘却肩上担负的家国责任,始终坚持“心念家国,勇为敢当”的优良传统和“大气清亮,高怀致远”的文化精神,恪守教育情怀,再造砺新荣光,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乘着“智能江北”的东风,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共同谱写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的教育新篇章! 

最后,再次恭祝关心支持重庆十八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教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十八中70周年|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致辞:树本砺新 智启未来

2019-11-08 10:45:49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现场致辞 周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8日10时37分讯(向虹谕)今(8)日上午,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七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在学校铁山坪校区运动场举行。现场,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致辞。罗丞提到,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生命润泽另一个生命的过程。重庆十八中从未忘却肩上担负的家国责任,始终坚持“心念家国,勇为敢当”的优良传统和“大气清亮,高怀致远”的文化精神,恪守教育情怀,再造砺新荣光,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附致辞全文:

树本砺新 智启未来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七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上的致辞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长 罗丞

(2019年11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韶光流转,盛事如约。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建校七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重庆十八中的关心与厚爱!

本次办学成果展示的主题是“树本砺新,智启未来”。希望以此寄寓我校要坚守树本之源,坚持砺新之路,建设智慧之园,成就学生未来。

七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守树本之源。

一所学校的光荣与梦想,就是沉淀民族文化的精神厚度,以探求国家的美好未来为己任,种下希望,守护花开。翻开重庆十八中的七秩历史,前辈学人立下“办学以新声,报国以齐家”的初心,遵循育人规律,回归教育本真,在岁月流转中,传承十八中精神,追寻教育光华的永恒。

七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砺新之路。

从新中国成立到恢复高考,一代代十八中人求索民族未来,探寻砺新之道,先后培育出“共和国建设功勋人物”高必有教授,守卫边疆的忠诚卫士罗宇栋少将、陈庆云少将,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空军某旅李凌旅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唐炯然总工程师,为国家立法事业出谋献策的莫于川教授,从事智能化研究的石为人教授等一大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栋梁之才。

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梦想与奋斗相遇,守正和创新交融,重庆十八中培育出了世界杰出青年数学家何旭华、著名军旅歌唱家张迈、国际机器人大赛金奖得主王景龙,培养了1982年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一名付丽坤、1994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一名袁昱、2005年重庆市中考第一名唐棠、2006年重庆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王其光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在世界各地展现重庆十八中人的精神与风采。

从新声初创到如今两校三区,我们始终秉承树本砺新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砺新型多元化教师团队,致力于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开放型人才。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向了世界各地,贡献了中国智慧。

学生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子 周涛 摄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智慧之园。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始终坚信教育要立根于民族文化,厚植于国家土壤,要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格局,尊重并吸取其它文明发展成果;要有多样化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服务,以无边界的教育资源启迪学生智慧。 

一是建设智慧校园系统。以云计算为核心,构建智慧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库、阅卷分析系统、家校互动平台等。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互联网门户,为学校管理提供智慧校园快捷入口。建设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直播系统,为多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推动互联网+精细化管理。

学校首批投用了智慧教室、创客中心、人文科学中心、自然科学中心、录播中心等多种数字化学习空间,并配备智慧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多维度对学生学习进行大数据分析,全面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学校获得“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示范校”“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智能江北十大大数据智能化优秀应用案例”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是构建四C课程体系。树本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打造了重庆市语文、英语两大课程创新基地,出版教育教学专著十余本;砺新课程凸显校本课程精品化,自主开发了8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先后成功申报了6门市级精品选修课程;海纳课程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打造了2个市级精品社团;百川课程拓展人才培养多元化,实施雏鹰计划,培养学科特长。近年来,50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荣誉。

三是精心锻造精准课堂。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聚焦课堂教学价值,构建科学教学结构。修专业深度,立文化高度,力求做到“业务素养精深发展,教育对象精透研究,教学管理精细操作”。开展精准课堂教学大赛,促使教师业务水平持续提升,有8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市级讲课、说课比赛一等奖。

四是拓展无边界学习空间。探索走班选课,突显个性发展,成立学生自管会,实施自主管理,激发管理潜能。开展研学旅行,引导生涯规划。以智能化阅读平台、图书馆和开放式书吧为载体,推进师生海量阅读,营造绿韵书香校园。我们力求把学校建成学生智慧学习的乐园,幸福成长的家园,让学生真正站在教育的中央。

重庆十八中七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现场 周涛 摄

展望新征程,我们奋力探寻未来之光。

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新时代,知识与创造、理论与实践、品德与素养、学校与社会等各种要素都将融合在一起。拓宽知识场域,提升关键能力,成了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将继续从五个维度推进未来学校建设。

打造未来校园:逐步完善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逐步建成智慧课程系统,让学校成为灵巧学习及创新创造的赋能场。

推动未来管理:策必广益,走好民主化管理之路;行必专精,走好精细化管理之路;深化改革,走好智慧化管理之路;整合资源,走好开放化管理之路。

培养未来教师:升级砺新型多元化教师队伍,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项目学习的组织者、好奇心的激发者、心理情感的陪伴者。

探索未来课程:做好四C课程资源深度开发,全面落实精准课堂教学,完善契合、融合、联合的课程体系;搭建融洽、合作、开放的文化场域。

培养未来学生: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多元化人才;做好学生成长规划,丰富社会实践课堂阵地,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

这次展示活动我们非常荣幸地得到了清华大学马少平教授、老校友人民大学莫于川教授、老校友华为技术核心成员伍勇先生的鼎力支持,于今天下午同时,分别在铁山坪海纳厅、观音桥演播厅、御龙天峰学术报告厅作精彩的学术报告,晚上还有丰富的文艺展演,敬请大家光临和收看。

重庆十八中七十年的办学成果,是一代代十八中人不忘树本之源、坚持砺新之路的奋斗结晶,离不开各级领导特别是江北区四大家领导的关怀重视,离不开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致辞 周涛 摄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生命润泽另一个生命的过程。

重庆十八中从未忘却肩上担负的家国责任,始终坚持“心念家国,勇为敢当”的优良传统和“大气清亮,高怀致远”的文化精神,恪守教育情怀,再造砺新荣光,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乘着“智能江北”的东风,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共同谱写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的教育新篇章! 

最后,再次恭祝关心支持重庆十八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教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颖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