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春秋 砺新荣光
聆听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教师自创校歌歌词背后的故事

七秩春秋 砺新荣光
聆听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教师自创校歌歌词背后的故事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07

核心导读:

1949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的前身私立新声中学崛起于嘉陵江畔。70年来,一代代十八中人秉承“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理念,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迎来70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之际,学校首发校歌《砺新荣光》,梳理了办学历史,描述了学校现状,规划了学校未来,激励十八中人再创砺新荣光,勇攀科学高峰。

一首关于十八中人自己的歌

“两江水,满城山,木铎振,新声传……观音桥畔,忆昔庠序初创。新声正道,期与时代同芳……”走进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两校三区”校园里播放着校歌《砺新荣光》,优雅的古琴声瞬间将人带入古香古色的意境中,给人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歌词美、意境美、风格美!”这是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音乐老师刘伽的评价。她表示,听这首歌能立马把人拉入一幅山水画的意境中,优美的韵律与铁山坪绿韵书香的环境不谋而合,给人带来了美的熏陶、美的感受。

“《砺新荣光》是大气磅礴的,融入了时代的血液;是青春激昂的,承载着学子的梦想。”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初二十五班学生王品睿表示,该歌曲既有婉转悠扬的旋律又有朝气蓬勃的激情,与学校的历史底蕴和办学特色十分吻合,他很喜欢。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罗丞表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是“树本砺新”,《砺新荣光》是70年办学历程的深切回顾和70年办学成就的真实写照。该歌传承了“大气清亮,高怀致远”的十八中精神,体现了十八中人“心念家国,勇为敢当”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教育情怀,寄予了十八中学子笃学力行,誓成国家栋梁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百余字背后深藏着70年办学历史

一首歌,一百余字,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深意?凝聚了十八中人多少心血与汗水?音乐教师李晓华表示,《砺新荣光》展现了学校的70年来的进步与发展,体现的是重庆十八中的办学精神与内核,展望的是十八中人的教育期望与美好未来。

一首歌的背后,是无数个日与夜的思索,是十八中人智慧的结晶。一首歌,歌唱的不仅是历史,更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责任与担当。2018年11月,重庆十八中官网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校歌的信息,很快便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校歌200余首。经过筛选之后,选取了一篇老校友的歌词并谱写了曲子。

校歌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的体现,不能有丝毫懈怠。即便是谱了曲,学校老师仍在反复试听、探讨。“歌词没有提炼出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风格上也没有特色,可以把它放到其它任何一所学校。”试听后,谭涛、廖兵坤等老师得出了一致结论。于是他们决定要自己动手写一稿能够体现学校办学内涵和精神风貌的歌词。当晚谭涛和廖兵坤就通过微信开始讨论语言风格、歌词结构、节奏韵律、文化提炼等方面的内容。

“当涛哥写出‘满城山,两江水’时,我就知道我们的校歌有了,以此风格,我接了句‘木铎振,新声传’。”廖兵坤表示,谭涛提的是重庆的山水城市特色,重庆十八中坐落于此,点明区位。而“木铎”象征教育,“新声”意为发出新的声音,同时也是学校最初的名字“私立新声中学”。

综合李晓华、廖家勇、廖成有等人的意见,谭涛和廖兵坤进一步修改,提炼,最后呈现出的歌词既有文学味道,又富有深意。更为重要的是,很具有十八中特色,是属于十八中人自己的歌。

50余次修改凝结的是团队智慧

这百余字的歌词,是一个团队历时一个月反复修改五六十次的结果。每个字、每个词都经历了查阅资料与反复推敲的过程,每一个字都是智慧的结晶,每一个调儿都是心血的凝固。 

“歌词每一句都有深意,朗朗上口,像一口老酒,香醇怡人,值得反复品味,反复吟唱。”廖兵坤表示。而这也只能成为重庆十八中的歌词,而决不能被别人照搬,因为该歌词每一句都紧扣重庆十八中办学历程、教育理念或未来期望。谈及校歌的创作过程,参与人员既兴奋又痛苦。 

谭涛表示,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精神与中学生活泼的元素完美融合在一首歌里,是十八中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随后,歌词是该大众化还是偏文学性?是重普遍性还是学校文化的特殊性?这一系列问题都让人头痛不已。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谭涛和廖兵坤在自身创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原重庆十八中校长马培高、现任校长罗丞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经历了数十次修改后,《砺新荣光》终于诞生了。

一个新事物从产生到接受总有一个过渡期。《砺新荣光》也遭到了部分老师的质疑:“歌词太过生僻,不好传唱。”“只有懂十八中历史的人才懂这首歌的深意,普遍性不够……”但当他们看完每一个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听完整首歌的风格与曲调后,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叫好的呼声越来越高。“这首歌很有韵味儿,初听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但越听越好听。”

舞蹈教师张清直言,这首歌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听觉享受,更让人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让她有把歌编成舞的冲动。

“短短百余字道出了学校从初创到现在、到未来的发展历程,不仅强调了历史的纵深,也体现了发展的横截面,很具有十八中特色。”谭涛表示。

著名作曲家三顾“茅庐”创作十八中人自己的歌

歌词敲定之后,重庆十八中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作曲家为校歌谱曲,后由湖北籍青年作曲家吴昊谱曲,最终成稿。吴昊介绍,为《砥砺荣光》谱曲时,力求音乐气质上更贴近当代青年人的审美,前奏为童谣式,用朗朗上口的曲调烘托自然与纯真;主歌偏古风,用中国风的韵味彰显校园书生意气;副歌偏进行曲,振奋的气势诉说学校家国天下的情怀。

为了曲词相融,吴昊曾两次到重庆十八中“两校三区”实地考察,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办学特色以及创作意图与风格,经过多次打磨之后,6月底交上了成稿。7月15日,吴昊再次来到重庆十八中,指导学校合唱团首次演绎《砺新荣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合唱团演绎之后,学校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利用音乐课、课间、班会等教学生传唱,让歌词、曲调乃至办学精神深入师生骨髓。

李晓华表示,这是一首具有十八中特色的歌曲,校庆当天,全校师生将齐声高歌,为学校70岁生日献礼,这将是一场让人激动不已的画面。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将《砺新荣光》拍摄成了MV,在网易、腾讯等平台发布,将重庆十八中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一首歌也是一部“成长史”

一首校歌,体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内涵,也见证了参与创作的青年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成长过程。谭涛和廖兵坤抱着一腔热忱,反复查阅校志,了解并内化学校文化精神。他们明白,这不是简单的填词游戏,而是要符合歌词创作的要求,符合学校精神内涵。因此,每字每句都仔细斟酌与品味,有时会因为想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或者句子兴奋不已。所幸,艰辛之后得到的是认同与赞美,看到成品觉得一切都值得。“幸有全校师生作为这首歌的知音,这是我们送给师生的一份心意,也是为重庆十八中建校七十周年献礼。”他们坦言,“最应该感谢的是十八中团队的集体智慧”。

《砺新荣光》展现的是一段教育历史;传唱的是一所名校的办学精神,传承的是十八中人的育人智慧与教育情怀。“两江水,满城山,木铎振,新声传……”让我们闭目倾听,一首关于十八中人自己的歌曲,在我们耳畔轻轻响起。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七秩春秋 砺新荣光
聆听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教师自创校歌歌词背后的故事

2019-11-07 14:27:56 来源: 0 条评论

核心导读:

1949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的前身私立新声中学崛起于嘉陵江畔。70年来,一代代十八中人秉承“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理念,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迎来70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之际,学校首发校歌《砺新荣光》,梳理了办学历史,描述了学校现状,规划了学校未来,激励十八中人再创砺新荣光,勇攀科学高峰。

一首关于十八中人自己的歌

“两江水,满城山,木铎振,新声传……观音桥畔,忆昔庠序初创。新声正道,期与时代同芳……”走进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两校三区”校园里播放着校歌《砺新荣光》,优雅的古琴声瞬间将人带入古香古色的意境中,给人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歌词美、意境美、风格美!”这是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音乐老师刘伽的评价。她表示,听这首歌能立马把人拉入一幅山水画的意境中,优美的韵律与铁山坪绿韵书香的环境不谋而合,给人带来了美的熏陶、美的感受。

“《砺新荣光》是大气磅礴的,融入了时代的血液;是青春激昂的,承载着学子的梦想。”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初二十五班学生王品睿表示,该歌曲既有婉转悠扬的旋律又有朝气蓬勃的激情,与学校的历史底蕴和办学特色十分吻合,他很喜欢。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罗丞表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是“树本砺新”,《砺新荣光》是70年办学历程的深切回顾和70年办学成就的真实写照。该歌传承了“大气清亮,高怀致远”的十八中精神,体现了十八中人“心念家国,勇为敢当”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教育情怀,寄予了十八中学子笃学力行,誓成国家栋梁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百余字背后深藏着70年办学历史

一首歌,一百余字,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深意?凝聚了十八中人多少心血与汗水?音乐教师李晓华表示,《砺新荣光》展现了学校的70年来的进步与发展,体现的是重庆十八中的办学精神与内核,展望的是十八中人的教育期望与美好未来。

一首歌的背后,是无数个日与夜的思索,是十八中人智慧的结晶。一首歌,歌唱的不仅是历史,更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责任与担当。2018年11月,重庆十八中官网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校歌的信息,很快便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校歌200余首。经过筛选之后,选取了一篇老校友的歌词并谱写了曲子。

校歌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的体现,不能有丝毫懈怠。即便是谱了曲,学校老师仍在反复试听、探讨。“歌词没有提炼出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风格上也没有特色,可以把它放到其它任何一所学校。”试听后,谭涛、廖兵坤等老师得出了一致结论。于是他们决定要自己动手写一稿能够体现学校办学内涵和精神风貌的歌词。当晚谭涛和廖兵坤就通过微信开始讨论语言风格、歌词结构、节奏韵律、文化提炼等方面的内容。

“当涛哥写出‘满城山,两江水’时,我就知道我们的校歌有了,以此风格,我接了句‘木铎振,新声传’。”廖兵坤表示,谭涛提的是重庆的山水城市特色,重庆十八中坐落于此,点明区位。而“木铎”象征教育,“新声”意为发出新的声音,同时也是学校最初的名字“私立新声中学”。

综合李晓华、廖家勇、廖成有等人的意见,谭涛和廖兵坤进一步修改,提炼,最后呈现出的歌词既有文学味道,又富有深意。更为重要的是,很具有十八中特色,是属于十八中人自己的歌。

50余次修改凝结的是团队智慧

这百余字的歌词,是一个团队历时一个月反复修改五六十次的结果。每个字、每个词都经历了查阅资料与反复推敲的过程,每一个字都是智慧的结晶,每一个调儿都是心血的凝固。 

“歌词每一句都有深意,朗朗上口,像一口老酒,香醇怡人,值得反复品味,反复吟唱。”廖兵坤表示。而这也只能成为重庆十八中的歌词,而决不能被别人照搬,因为该歌词每一句都紧扣重庆十八中办学历程、教育理念或未来期望。谈及校歌的创作过程,参与人员既兴奋又痛苦。 

谭涛表示,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精神与中学生活泼的元素完美融合在一首歌里,是十八中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随后,歌词是该大众化还是偏文学性?是重普遍性还是学校文化的特殊性?这一系列问题都让人头痛不已。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谭涛和廖兵坤在自身创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原重庆十八中校长马培高、现任校长罗丞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经历了数十次修改后,《砺新荣光》终于诞生了。

一个新事物从产生到接受总有一个过渡期。《砺新荣光》也遭到了部分老师的质疑:“歌词太过生僻,不好传唱。”“只有懂十八中历史的人才懂这首歌的深意,普遍性不够……”但当他们看完每一个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听完整首歌的风格与曲调后,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叫好的呼声越来越高。“这首歌很有韵味儿,初听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但越听越好听。”

舞蹈教师张清直言,这首歌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听觉享受,更让人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让她有把歌编成舞的冲动。

“短短百余字道出了学校从初创到现在、到未来的发展历程,不仅强调了历史的纵深,也体现了发展的横截面,很具有十八中特色。”谭涛表示。

著名作曲家三顾“茅庐”创作十八中人自己的歌

歌词敲定之后,重庆十八中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作曲家为校歌谱曲,后由湖北籍青年作曲家吴昊谱曲,最终成稿。吴昊介绍,为《砥砺荣光》谱曲时,力求音乐气质上更贴近当代青年人的审美,前奏为童谣式,用朗朗上口的曲调烘托自然与纯真;主歌偏古风,用中国风的韵味彰显校园书生意气;副歌偏进行曲,振奋的气势诉说学校家国天下的情怀。

为了曲词相融,吴昊曾两次到重庆十八中“两校三区”实地考察,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办学特色以及创作意图与风格,经过多次打磨之后,6月底交上了成稿。7月15日,吴昊再次来到重庆十八中,指导学校合唱团首次演绎《砺新荣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合唱团演绎之后,学校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利用音乐课、课间、班会等教学生传唱,让歌词、曲调乃至办学精神深入师生骨髓。

李晓华表示,这是一首具有十八中特色的歌曲,校庆当天,全校师生将齐声高歌,为学校70岁生日献礼,这将是一场让人激动不已的画面。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将《砺新荣光》拍摄成了MV,在网易、腾讯等平台发布,将重庆十八中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一首歌也是一部“成长史”

一首校歌,体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内涵,也见证了参与创作的青年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成长过程。谭涛和廖兵坤抱着一腔热忱,反复查阅校志,了解并内化学校文化精神。他们明白,这不是简单的填词游戏,而是要符合歌词创作的要求,符合学校精神内涵。因此,每字每句都仔细斟酌与品味,有时会因为想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或者句子兴奋不已。所幸,艰辛之后得到的是认同与赞美,看到成品觉得一切都值得。“幸有全校师生作为这首歌的知音,这是我们送给师生的一份心意,也是为重庆十八中建校七十周年献礼。”他们坦言,“最应该感谢的是十八中团队的集体智慧”。

《砺新荣光》展现的是一段教育历史;传唱的是一所名校的办学精神,传承的是十八中人的育人智慧与教育情怀。“两江水,满城山,木铎振,新声传……”让我们闭目倾听,一首关于十八中人自己的歌曲,在我们耳畔轻轻响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臧春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