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来源:新华网2019-05-03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介绍“双万计划”“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

卓越拔尖计划实施已整整十年,从2009年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来,教育部先后联合13个部门实施了一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深入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医生、法治人才、农林人才、教师、新闻传播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撑。

“如果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更多具有‘试验田’的性质,计划2.0则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两个根本’、实施综合改革的‘大田耕作’。”吴岩表示,2019年-2021年,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这个计划可以概括为一个总体部署、三项核心任务、一次质量革命。

一个总体部署是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项核心任务是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

一是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专建设计划。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二是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课建设计划。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三是建设26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高地建设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7个学科建设。

一次质量革命是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校参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吴岩介绍,这些基本条件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必须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二是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三是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四是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建设布点完成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将完全形成,‘两个根本’将有效落实。我们的希望是,金专金课在高校随处可见,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吴岩说。

发布会上,天津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介绍了学校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建设有关思路和举措。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九年来,天津大学共21个本科专业、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进入计划,参与学生13000余人。建立了“1234+X”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模式,该模式自嵌范式转型的内生动力,有力推动了新工科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说,学校瞄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重新确立了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实现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向通专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转变。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根芳介绍了浙江省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他表示,以创新手段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浙江省融汇新技术,推动互联网、虚拟现实、5G等现代技术在计划2.0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建设20所省级“互联网+教学”示范性高校,实施“互联网+教学”省级教改案例、省级示范课和新形态教材“三千计划”。构建新体系,围绕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构建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立交桥式人才培养体系,创造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记者 陈梦谣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2019-05-03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介绍“双万计划”“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

卓越拔尖计划实施已整整十年,从2009年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来,教育部先后联合13个部门实施了一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深入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医生、法治人才、农林人才、教师、新闻传播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撑。

“如果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更多具有‘试验田’的性质,计划2.0则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两个根本’、实施综合改革的‘大田耕作’。”吴岩表示,2019年-2021年,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这个计划可以概括为一个总体部署、三项核心任务、一次质量革命。

一个总体部署是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项核心任务是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

一是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专建设计划。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二是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课建设计划。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三是建设26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高地建设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7个学科建设。

一次质量革命是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校参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吴岩介绍,这些基本条件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必须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二是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三是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四是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建设布点完成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将完全形成,‘两个根本’将有效落实。我们的希望是,金专金课在高校随处可见,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吴岩说。

发布会上,天津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介绍了学校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建设有关思路和举措。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九年来,天津大学共21个本科专业、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进入计划,参与学生13000余人。建立了“1234+X”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模式,该模式自嵌范式转型的内生动力,有力推动了新工科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说,学校瞄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重新确立了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实现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向通专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转变。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根芳介绍了浙江省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他表示,以创新手段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浙江省融汇新技术,推动互联网、虚拟现实、5G等现代技术在计划2.0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建设20所省级“互联网+教学”示范性高校,实施“互联网+教学”省级教改案例、省级示范课和新形态教材“三千计划”。构建新体系,围绕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构建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立交桥式人才培养体系,创造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记者 陈梦谣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颖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