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珊瑚 亲爱之师”走进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系列报道(七)美术:学生挑战群雕创作 行为艺术让雕塑“活”起来

“大美珊瑚 亲爱之师”走进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系列报道(七)美术:学生挑战群雕创作 行为艺术让雕塑“活”起来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4-29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89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那么新形势下,学校应如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珊瑚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品牌学校,以现代化的办学理念“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为指引,植根于课堂实践境脉,成功构建了“亲亲课堂”。学校通过系列课程,为学生打好现代化的小公民素养基础,并启动芬兰培训计划,将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亲亲教育”。

在校长谭劲看来,要做好教育现代化,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由“爱”出发,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教师要不停叩问内心“我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吗?” 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用科学方法启迪孩子的智慧。

本学年,华龙网记者团队一行,走进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切身体验在“亲亲教育”理念影响下,“珊瑚娃”们最真实的成长与发展。

李祺老师执教的美术“亲亲课堂” 段亚 摄

李老师借助多媒体介绍古今中外的雕塑 段亚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9日9时33分讯(许义丽)玩老鹰捉小鸡、烫火锅、拔河......这样的美术课堂你喜欢吗?走进李祺老师的美术“亲亲课堂”,记者再次见识到亲爱之师的“过人之处”,孩子们在课堂上创作、扮演“活的雕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美感与创造热情。

“掌声1下活动,掌声2下静止!”植物大战僵尸的背景音乐加上有趣的“定格游戏”,同学们兴趣盎然地走进《故事里的人——“活”的雕塑》一课。大家对何为“雕塑”有了初步认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李老师紧接着抛出疑问“你了解哪些雕塑?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可没难倒见多识广、爱开动脑筋的“珊瑚娃”,大家积极调动知识储备,踊跃分享所见所闻,配合李老师精心准备的图片资料,孩子们在欣赏、观察、思考与讨论中,初步了解古今中外雕塑的特征,并对最具现代特色的“活人雕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学们总结“活的雕塑”的特点 段亚 摄

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段亚 摄

 “此时,雕塑知识已初具模型,可这并非这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李老师介绍,对雕塑的基本认识只是让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第一步,如何更深层次理解雕塑所赋予的艺术价值,如何通过这门艺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这才是目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李老师想了个妙招——让学生自主创作 “活人雕塑”!

模仿与创造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利用这一特点,李老师先出示了《老鹰捉小鸡》游戏雕塑的图片,让孩子从模仿开始,在实践中体会雕塑艺术的魅力。

一听能玩游戏,还能自己做“活雕塑”,孩子们开心得蹦起来!李老师利用开课时“定格游戏”中的规则,“啪!”掌声1下,大家便以小组为单位,你追我赶玩起了“老鹰捉小鸡”,正当大家玩得起劲,又听“啪啪!”2声,大家纷纷迅速定格在上一秒的动作。

此刻的大型“活人雕塑”现场,记者看到,有探着身子偷瞄“老鹰”的“小鸡”,有伸出“魔爪”欲擒住“小鸡”的“老鹰”,还有张开双臂竭力保护“小鸡”的“母鸡”……同学们滴溜溜转着眼珠,互相打望着彼此滑稽的样子,有趣极了。

李老师保留了一组“雕塑”继续造型,其他同学充当“雕塑家”进行点评,分析如何才能创作出富有美感的雕塑作品。“我觉得造型还不够丰富!”“我觉得人物特征还不够明显!”“老鹰还可以再凶猛一点!”通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分享,同学们总结出雕塑“美的法则”,即“形态各异、高低错落、位置差异、聚散有序、表情传神”,为接下来的作品“创作”打下基础。

李老师走入同学们中间指导教学 段亚 摄

小小“雕塑家”走入“活雕塑”中,指出修改意见 段亚 摄

“这是什么,秘密任务吗?”“哇,最喜欢这样的挑战,好刺激!”只见李老师“神秘”地将一张张密封好的“任务卡”分发到各组,同学们则齐刷刷地将期待的小眼神锁定在密封袋上,迫不及待想要查看自己组的“神秘任务”。原来,这是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实践环节——“珊瑚雕塑家”创作大赛!

同学们将根据美的法则,创作“吃火锅”“辩论现场”等主题“活”雕塑,并现场展示作品,其他同学来猜主题。

大家发挥想象力,大胆设计,此时的亲亲课堂,别有一番小小雕塑师切磋大会的韵味,同学们尽情享受着创作的快乐和合作的喜悦,不亦乐乎。

传统雕塑课通常是以泥土、废旧物品等作为原材料,引导学生体验动手实践的过程,而这堂课在实践层面上标新立异,通过行为艺术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形式,唤起了孩子们的创造欲,同时充分调动起学生身体感官,去表现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从而有效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李祺老师表示,美术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创造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亲知学生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多样的艺术形式中,提升美术素养。

“珊瑚雕塑家”创作大赛 段亚 摄

“珊瑚娃”谈收获

陈翰霖:好神奇的一堂美术课!原来活人也可以成为雕塑,而且活雕塑不仅造型美观,还能根据需要随时变换造型,很佩服艺术家们的创造力!

程伟哲: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了解了雕塑古今中外的发展、变化,同时知道了“活雕塑”的意义。这堂课也非常有趣,通过亲自扮演“活雕塑”,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雕塑的艺术美感。

徐瑞含:用真人扮成雕塑可以称为“行为艺术”,这是一种非常有趣,也十分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这节课让我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与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

李昂:雕塑也有“美的法则”,那就是需要“形态各异、高低错落、位置差异、聚散有序、表情传神”,其实这样的美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是相通的,我希望能利用这个知识去发现和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事物。

“亲爱之师”评课

卢扬:李祺老师的这堂课,立意新颖,引入点生动有趣,几乎瞬间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讲授新知时,教师语言亲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特别是以身体做雕塑,让学生对雕塑充满好奇和学习的欲望。李褀老师打破了传统美术课堂中作业采用画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变成艺术品,亲身感受雕塑这一艺术的真正魅力。

周权:李祺老师的“活”雕塑,让艺术走近生活。雕塑不再是技术性极高,可望而不可及的冰冷作品,而是孩子们的游戏、生活、喜怒哀乐的即时再现,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

袁巧利:李祺老师执教的“活”的雕塑一课,重组教材,形式新颖,力求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以身体为载体感受“活”的雕塑,认识何为“活”雕塑,通过欣赏、理解和归纳总结美的法则,并以合作形式扮演雕塑作品,整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给学生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潘雪:李老师通过追溯雕塑发展的历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雕塑这项艺术。学生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观察进行自主创作,用行为语言呈现真实的生活形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本源于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深。此外,本课的内容也很有深度,但深入浅出,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认知范围。

张勤:李祺老师执教的“活”的雕塑一课,立意新颖,学生通过学习雕塑的语言,在感受经典人物雕塑和城市行为艺术形式美的基础上,以身体作媒介进行群雕创作,惟妙惟肖地传达了作品情感,打破传统美术课堂作业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形式感受视觉艺术语言的能力,促其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

日本学校美术教师到校交流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师生参加“重庆·英国威尔士国际友好城市系列活动——世界最美童画国际巡展”开幕式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亲亲团队”介绍:

作为全国美术教育教学实验学校、重庆首批少儿美术特色示范校、重庆市学校美育改革实验校、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学校,珊瑚校园随处可见艺术氛围的营造。每周,丰富多彩的美术社团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创想的空间,每年的艺术节、主题年级画展、中外艺术交流周活动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近年来,美术学科11名教师,4人在全国“一师一优”课中获一等奖,6人在重庆市美术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7人在南岸区美术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4人在参加重庆市教师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5人在南岸区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丰富的美术活动与强大的师资力量,孕育了一大批热爱艺术的珊瑚学子,他们曾获得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金奖、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年展银奖、中国书画作品大赛少儿组金奖、墨彩杯全国青少年书画作品电视大赛一等奖。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大美珊瑚 亲爱之师”走进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系列报道(七)美术:学生挑战群雕创作 行为艺术让雕塑“活”起来

2019-04-29 10:55:29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89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那么新形势下,学校应如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珊瑚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品牌学校,以现代化的办学理念“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为指引,植根于课堂实践境脉,成功构建了“亲亲课堂”。学校通过系列课程,为学生打好现代化的小公民素养基础,并启动芬兰培训计划,将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亲亲教育”。

在校长谭劲看来,要做好教育现代化,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由“爱”出发,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教师要不停叩问内心“我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吗?” 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用科学方法启迪孩子的智慧。

本学年,华龙网记者团队一行,走进珊瑚实验小学“亲亲课堂”,切身体验在“亲亲教育”理念影响下,“珊瑚娃”们最真实的成长与发展。

李祺老师执教的美术“亲亲课堂” 段亚 摄

李老师借助多媒体介绍古今中外的雕塑 段亚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9日9时33分讯(许义丽)玩老鹰捉小鸡、烫火锅、拔河......这样的美术课堂你喜欢吗?走进李祺老师的美术“亲亲课堂”,记者再次见识到亲爱之师的“过人之处”,孩子们在课堂上创作、扮演“活的雕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美感与创造热情。

“掌声1下活动,掌声2下静止!”植物大战僵尸的背景音乐加上有趣的“定格游戏”,同学们兴趣盎然地走进《故事里的人——“活”的雕塑》一课。大家对何为“雕塑”有了初步认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李老师紧接着抛出疑问“你了解哪些雕塑?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可没难倒见多识广、爱开动脑筋的“珊瑚娃”,大家积极调动知识储备,踊跃分享所见所闻,配合李老师精心准备的图片资料,孩子们在欣赏、观察、思考与讨论中,初步了解古今中外雕塑的特征,并对最具现代特色的“活人雕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学们总结“活的雕塑”的特点 段亚 摄

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段亚 摄

 “此时,雕塑知识已初具模型,可这并非这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李老师介绍,对雕塑的基本认识只是让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第一步,如何更深层次理解雕塑所赋予的艺术价值,如何通过这门艺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这才是目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李老师想了个妙招——让学生自主创作 “活人雕塑”!

模仿与创造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利用这一特点,李老师先出示了《老鹰捉小鸡》游戏雕塑的图片,让孩子从模仿开始,在实践中体会雕塑艺术的魅力。

一听能玩游戏,还能自己做“活雕塑”,孩子们开心得蹦起来!李老师利用开课时“定格游戏”中的规则,“啪!”掌声1下,大家便以小组为单位,你追我赶玩起了“老鹰捉小鸡”,正当大家玩得起劲,又听“啪啪!”2声,大家纷纷迅速定格在上一秒的动作。

此刻的大型“活人雕塑”现场,记者看到,有探着身子偷瞄“老鹰”的“小鸡”,有伸出“魔爪”欲擒住“小鸡”的“老鹰”,还有张开双臂竭力保护“小鸡”的“母鸡”……同学们滴溜溜转着眼珠,互相打望着彼此滑稽的样子,有趣极了。

李老师保留了一组“雕塑”继续造型,其他同学充当“雕塑家”进行点评,分析如何才能创作出富有美感的雕塑作品。“我觉得造型还不够丰富!”“我觉得人物特征还不够明显!”“老鹰还可以再凶猛一点!”通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分享,同学们总结出雕塑“美的法则”,即“形态各异、高低错落、位置差异、聚散有序、表情传神”,为接下来的作品“创作”打下基础。

李老师走入同学们中间指导教学 段亚 摄

小小“雕塑家”走入“活雕塑”中,指出修改意见 段亚 摄

“这是什么,秘密任务吗?”“哇,最喜欢这样的挑战,好刺激!”只见李老师“神秘”地将一张张密封好的“任务卡”分发到各组,同学们则齐刷刷地将期待的小眼神锁定在密封袋上,迫不及待想要查看自己组的“神秘任务”。原来,这是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实践环节——“珊瑚雕塑家”创作大赛!

同学们将根据美的法则,创作“吃火锅”“辩论现场”等主题“活”雕塑,并现场展示作品,其他同学来猜主题。

大家发挥想象力,大胆设计,此时的亲亲课堂,别有一番小小雕塑师切磋大会的韵味,同学们尽情享受着创作的快乐和合作的喜悦,不亦乐乎。

传统雕塑课通常是以泥土、废旧物品等作为原材料,引导学生体验动手实践的过程,而这堂课在实践层面上标新立异,通过行为艺术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形式,唤起了孩子们的创造欲,同时充分调动起学生身体感官,去表现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从而有效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李祺老师表示,美术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创造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亲知学生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多样的艺术形式中,提升美术素养。

“珊瑚雕塑家”创作大赛 段亚 摄

“珊瑚娃”谈收获

陈翰霖:好神奇的一堂美术课!原来活人也可以成为雕塑,而且活雕塑不仅造型美观,还能根据需要随时变换造型,很佩服艺术家们的创造力!

程伟哲: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了解了雕塑古今中外的发展、变化,同时知道了“活雕塑”的意义。这堂课也非常有趣,通过亲自扮演“活雕塑”,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雕塑的艺术美感。

徐瑞含:用真人扮成雕塑可以称为“行为艺术”,这是一种非常有趣,也十分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这节课让我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与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

李昂:雕塑也有“美的法则”,那就是需要“形态各异、高低错落、位置差异、聚散有序、表情传神”,其实这样的美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是相通的,我希望能利用这个知识去发现和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事物。

“亲爱之师”评课

卢扬:李祺老师的这堂课,立意新颖,引入点生动有趣,几乎瞬间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讲授新知时,教师语言亲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特别是以身体做雕塑,让学生对雕塑充满好奇和学习的欲望。李褀老师打破了传统美术课堂中作业采用画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变成艺术品,亲身感受雕塑这一艺术的真正魅力。

周权:李祺老师的“活”雕塑,让艺术走近生活。雕塑不再是技术性极高,可望而不可及的冰冷作品,而是孩子们的游戏、生活、喜怒哀乐的即时再现,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

袁巧利:李祺老师执教的“活”的雕塑一课,重组教材,形式新颖,力求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以身体为载体感受“活”的雕塑,认识何为“活”雕塑,通过欣赏、理解和归纳总结美的法则,并以合作形式扮演雕塑作品,整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给学生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潘雪:李老师通过追溯雕塑发展的历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雕塑这项艺术。学生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观察进行自主创作,用行为语言呈现真实的生活形态,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本源于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深。此外,本课的内容也很有深度,但深入浅出,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认知范围。

张勤:李祺老师执教的“活”的雕塑一课,立意新颖,学生通过学习雕塑的语言,在感受经典人物雕塑和城市行为艺术形式美的基础上,以身体作媒介进行群雕创作,惟妙惟肖地传达了作品情感,打破传统美术课堂作业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形式感受视觉艺术语言的能力,促其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

日本学校美术教师到校交流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师生参加“重庆·英国威尔士国际友好城市系列活动——世界最美童画国际巡展”开幕式 珊瑚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亲亲团队”介绍:

作为全国美术教育教学实验学校、重庆首批少儿美术特色示范校、重庆市学校美育改革实验校、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学校,珊瑚校园随处可见艺术氛围的营造。每周,丰富多彩的美术社团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创想的空间,每年的艺术节、主题年级画展、中外艺术交流周活动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近年来,美术学科11名教师,4人在全国“一师一优”课中获一等奖,6人在重庆市美术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7人在南岸区美术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4人在参加重庆市教师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5人在南岸区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丰富的美术活动与强大的师资力量,孕育了一大批热爱艺术的珊瑚学子,他们曾获得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金奖、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年展银奖、中国书画作品大赛少儿组金奖、墨彩杯全国青少年书画作品电视大赛一等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臧春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