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游戏 大人如何参与

孩子游戏 大人如何参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04-18



    “听专家说,陪伴孩子游戏对孩子的发展很好,我平时忙得要命,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想陪他一起玩游戏,可是他不愿意跟我玩,真是郁闷。”一位家长委屈又苦恼地来咨询。

    父母跟孩子玩到一起去,看来也并非易事。写作《游戏力》的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劳伦斯·科恩说,“很多时候,我情愿被安排去做任何一件事,也不愿坐在地板上,没完没了地关注女儿艾玛的需求和陪她游戏。”然而也是他,发现了游戏是家长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桥梁,家长如果能掌握游戏的技能,采用一种“基于游戏的养育方式”,就能在孩子的生活中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力。

    听上去,这简直是对家长的“苛求”,对于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忙碌的父母来说,能允许孩子玩、还给孩子买玩具,难道还不够吗?如果您感到陪孩子游戏是一项苦役,没有共享愉快时光的感觉,那么,您确实没有必要带着怨气进入孩子的游戏。但如果您希望跟孩子建立“相互理解”“有共同话题、共享活动”的深层次关系,不妨学习一下与孩子一起玩儿的心态和技巧。

    当孩子邀请您一起玩儿时,通常他对玩什么、怎样玩已经有了想法,并且假设您也会对他的想法有兴趣。即使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替孩子做决定,但是这个时候您需要给孩子留下一个空间和机会,允许孩子引领游戏的进程,让孩子体验自主的力量。放下身段,跟随孩子的步伐,认真对待自己作为玩伴的角色,欣赏孩子层出不穷的点子,发现他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孩子是不会对您高水平的思路表现出敬佩的,您需要做的是,配合孩子把游戏玩起来、玩下去,一起体味玩具的奥妙、动手的乐趣、交流的畅快、合作的满足。

    如果由您向孩子发起游戏邀请,也需要以孩子为主,配合孩子玩的方式和节奏。“参与感”是吸引孩子跟您玩下去的重要动力,所以“玩伴”的自我定位不能跑偏,您可以从“一起玩”的角度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表达不满,也可以出谋划策使游戏更加好玩。但是,一旦您在游戏中突然恢复父母的角色,批评孩子的游戏表现或者嘲笑孩子的游戏水平、教导孩子应该如何行为,那么您就把游戏转化成了学习任务,会让孩子想退出游戏情境,甚至影响到他再次接受您的游戏邀请的兴致,拒绝跟您“一起玩”。

    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不过几年,与大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兴趣点、对事物的理解、探索周遭世界的方式也不同,游戏是一个可以在双方之间建立平等联结的机会,共享活动提供了围绕共同话题分享彼此想法的机会,必将加深双方的理解和情感,这不正是做父母期待的吗?作者 郭良菁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孩子游戏 大人如何参与

2019-04-18 16:20:00 来源: 0 条评论



    “听专家说,陪伴孩子游戏对孩子的发展很好,我平时忙得要命,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想陪他一起玩游戏,可是他不愿意跟我玩,真是郁闷。”一位家长委屈又苦恼地来咨询。

    父母跟孩子玩到一起去,看来也并非易事。写作《游戏力》的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劳伦斯·科恩说,“很多时候,我情愿被安排去做任何一件事,也不愿坐在地板上,没完没了地关注女儿艾玛的需求和陪她游戏。”然而也是他,发现了游戏是家长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桥梁,家长如果能掌握游戏的技能,采用一种“基于游戏的养育方式”,就能在孩子的生活中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力。

    听上去,这简直是对家长的“苛求”,对于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忙碌的父母来说,能允许孩子玩、还给孩子买玩具,难道还不够吗?如果您感到陪孩子游戏是一项苦役,没有共享愉快时光的感觉,那么,您确实没有必要带着怨气进入孩子的游戏。但如果您希望跟孩子建立“相互理解”“有共同话题、共享活动”的深层次关系,不妨学习一下与孩子一起玩儿的心态和技巧。

    当孩子邀请您一起玩儿时,通常他对玩什么、怎样玩已经有了想法,并且假设您也会对他的想法有兴趣。即使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替孩子做决定,但是这个时候您需要给孩子留下一个空间和机会,允许孩子引领游戏的进程,让孩子体验自主的力量。放下身段,跟随孩子的步伐,认真对待自己作为玩伴的角色,欣赏孩子层出不穷的点子,发现他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孩子是不会对您高水平的思路表现出敬佩的,您需要做的是,配合孩子把游戏玩起来、玩下去,一起体味玩具的奥妙、动手的乐趣、交流的畅快、合作的满足。

    如果由您向孩子发起游戏邀请,也需要以孩子为主,配合孩子玩的方式和节奏。“参与感”是吸引孩子跟您玩下去的重要动力,所以“玩伴”的自我定位不能跑偏,您可以从“一起玩”的角度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表达不满,也可以出谋划策使游戏更加好玩。但是,一旦您在游戏中突然恢复父母的角色,批评孩子的游戏表现或者嘲笑孩子的游戏水平、教导孩子应该如何行为,那么您就把游戏转化成了学习任务,会让孩子想退出游戏情境,甚至影响到他再次接受您的游戏邀请的兴致,拒绝跟您“一起玩”。

    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不过几年,与大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兴趣点、对事物的理解、探索周遭世界的方式也不同,游戏是一个可以在双方之间建立平等联结的机会,共享活动提供了围绕共同话题分享彼此想法的机会,必将加深双方的理解和情感,这不正是做父母期待的吗?作者 郭良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颖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