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课程是学校的核心教育产品,要解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换句话说,给孩子什么样的课程 ,就是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
  但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样的课程才是最好的呢?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在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诞生了一种新颖的课程——无边际课程。
  今天,我们紧跟七十一中课程改革的步伐,追踪无边际课程的产生和发展,领悟学校独特的课程文化,记录课程改革中的师生成长感悟,给课程改革一点新的启示。  
  2012年,由原沙坪坝区小龙坎职业中学、小龙坎中学和汇育学校初中部合并而成的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校正式成立。学校依托教师资源,开设了30多门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插花艺术、茶艺、古筝等,深受学生的欢迎,也收获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但在校长张克运看来,这不是他的教育“理想国”。
  “学校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对学生来说,学习是合理的,成长是合理的,犯错是合理的,调皮也是合理的。但很多学校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课程,而没有给学生提供调皮、犯错的课程。”张克运表示,“基于学习的无边际、知识的无边际、世界的无边际,课程也应该是无边际的,所以在学校连空气都可以成为课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七十一中在进行课堂改革、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基础上,越来越认识到,学校在培养未来学生综合素养上课程方面的建构价值和意义。所以,打造一整套符合学校未来发展、适合学生未来需要的新课程理念显得迫在眉睫。
  “以前我们的课程体系是三维的,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但都与‘育分’挂钩,与‘育人’相差甚远。”张克运提出,七十一中就是要打破这种三维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需求、教师意愿、家长诉求以及社会需要的多维课程体系,即“无边际课程”。
  “无边际课程”理论提出后,学校的老师们都很兴奋,但如何将课程理论上升为课程体系,开发成为实实在在的课程,这却让学校很头疼。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学校将“无边际课程”分为了六大类,除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外,还开发以学生为基础、辐射家庭与社会的家本课程;将普通活动升级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课程;以学校环境建设为呈现形式的环境(人文)课程;以提高同学的生活技能和艺术修养为目标的特色课程。
  “我们要从学科培养、技能训练、人文素养、兴趣爱好、行为端庄、社会知识等多个维度、多个领域进行开发。”张克运说,无边际课程在理论上,涵盖学生一切发展需要以及全范围的学校教育。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而课程“产品”的开发,被视为这场课程改革的关键,要实现课程的无边际,首先要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于是,学校的一系列活动成为了重点开发的对象。
  七十一中属于沙坪坝区礼仪培训基地,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以前,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全体初一新生,开展为期两天的礼仪培训活动,给同学们讲解文明礼仪,对同学们的站姿、坐姿、手势等姿势语言进行规范。“活动不具有延续性,训练以后就结束了,同学们还是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处的蒋学军老师说。
  去年,学校决定将礼仪活动升级为礼仪课程。目前,每周两节的礼仪课,成为七十一中新生第一学期的必修课。
  除了每周一节的礼仪理论课,在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初一的同学们都会来到操场,对每个动作进行实际练习。在讲台上,礼仪老师李惠对每个动作进行演示讲解,同学们在操场上参照规范动作进行练习,操场上则有两名老师协助,进行规范指导。
  “坐,只能坐凳子的三分之二,背要立起来,双脚并拢成90°。”李惠说,从哪个方向入座,都是很有讲究的。将活动升级为课程以后,对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在实际训练时,老师们还会邀请动作规范与不规范的同学上台展示,让同学们进行辨别,纠正不正确的行为习惯。
  “现在同学们遇见长辈,都会先停下来,再微笑着挥手打招呼。”李惠说,经过课程的系统学习,同学们的变化很大,不仅文明有礼貌,还掌握了正确的文明礼仪。
  此外,学校还将学期内国旗下讲话活动、学生课间操上台展示活动、每年大型活动进行系统的设计,通过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活动来达到课程目标。
  除了将活动升级为课程,学校还整合家庭资源,建立家庭教育学院,面向全社会开发家庭教育课程;在校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合社会资源,去磁器口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来学校当老师,开设蜀绣课等等。
  在七十一中看来,由于课程是无边际的,开发主体和课程资源也是无边际的。张克运还提出大课程体系公式:全面+全程+全域=180天学校+180天社会家庭=课前+课中+课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条件引进学校的都是课程,课程的无边际性可以满足学生选择的有限性。”张克运说。
  张克运认为:“课程开发能力是未来教师必备的技能。”为此,学校发动大量老师,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重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英语老师廖怡,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接触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她发现很多同学,对传统节日了解不深,于是萌生了开发一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课的想法。廖怡说:“想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理解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更想让他们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廖怡将课程说明、课程目标、教材、课时计划、教案上报到学校科信处,很快通过了专家的评价审核。
  今年2月27日,廖怡站上讲台,第一次给同学们上中国传统节日课,那天恰好是农历二月初二,正是春农节。于是,廖怡就以春农节作为开始,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基础的知识,更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节日故事及意义。
  在此后的教学中,廖怡的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根据各个节日设计相应的体验活动。春节,同学们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下,体验剪纸;元宵节,同学们分小组进行猜谜语竞赛;端午节,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包粽子。
  “无边际课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流动性和创新性。廖怡表示,这门课不会一层不变,每个学期,她都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背景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来保证课堂的新鲜与活跃。接下来她还准备将中国二十四节气融入课堂。
  无边际课程的流动性,让学生具有新鲜感,课堂参与度更高,跳出“分数”模式,汲取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容,老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
  和廖怡一样,同为英语老师的孙颖也选择了自己的第二课程,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插花艺术课。刚开始对花艺一窍不通的孙颖,跟着学校有经验的老师边学边教,从最开始机械地教学,到后来不断创新,孙颖将小组合作、情商培养等引入课堂,她的课堂一直人气爆满。
  “我很享受插花的过程,在课堂上也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孙颖说,更重要的是,得到同学的认可和喜欢,自己的价值也得以实现,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解决了她的职业倦怠,工作也更有激情了。
  在学校老师的积极创新下,中国传统节日课、插花艺术课、咖啡与调酒课等27门无边际课程之特色课程逐渐成形落地。“课程是不断更新的,是流动的。”张克运说,每学期都要保证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开发新课程。
  “无边际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整合,无边际课程在保持新鲜性和流动性的同时,也给了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而选择的过程本身也在育人。
  2014年,学校新开了川剧课和蜀绣课;2015年,新增设古筝课;2016年,开设咖啡与调酒、数学魔术等;今年下半年,学校计划开设面塑和木工课。
  “每学期要尽量做到五门以内的课程有变动。”科信处主任任建平说,特色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主,但作为学生的课程体系,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何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一套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选课之前,学校会根据“无边际课程”制作宣传资料,用展板的形式对课程进行图文说明,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展板了解课程;每学期的第一周,是学生的选课时间,班主任老师会在期间进行宣讲引导。
  此外,学校还开发微信平台和浏览器选课软件,把本学期要开的课程像“菜单”一样的罗列展示出来,同学们可以进行选择报名;开学第二周,同学们正式上课,开课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班额情况进行微调,避免了学生用“脚”选课的局面。
  上课期间,学校还注重过程管理的精细化。通过查课、巡课,清点上课人数、了解课堂动态,通过听课感受老师的课堂质量,对课程进行把关评价;了解学生选课情况,不足5人报名的课程,将考虑不再开设这门课。
  在实施“无边际课程”过程中,学生打破原有班级编制,组成许多临时性班级或团队进行学习。因此,学校对学生实施双层管理:一方面以临时班级或团队为对象,对学生进行考评;另一方面每个学生仍然是原有班级中的一员,他的考评将纳入原有班级考核。
  学期结束,学校会给每位学生一张《特色课程调研表》,搜集学生意见、对本期学的课程进行评价,以及下学期希望学校开设什么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于单个学生而言,他所能选择的课程数量是有限的。”张克运说,由于学校开发的无边际课程有多个大类,每个大类也有多种课程,对于一个学生的各个学期选课而言,肯定只能选择其中最适合自己或是最感兴趣的少数课程,这也是“学海无涯,而吾生有涯”的现实。
  如今,学生成长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课程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学生成长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张克运在其著的《最美的教育姿态》一书中这样说到。七十一中在和美教育理念下,打造的无边际课程体系,恰好能够适应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成长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