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重庆凤鸣山中学创办于1957年,今年恰逢学校60周年校庆,60个春秋风雨兼程,60载耕耘硕果累累。不同年代毕业的校友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来了一场共同的回忆之旅。跨越世纪,循着时代的印记,追忆美好的校园生活。
1966年毕业后,张华回凤鸣山中学的次数不下20次。在学校6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上,他给学校赠送自己创作的《生命走向永恒》一书,现任重庆作家协会《作家视野报》编辑部主任,曾任《重庆与世界》杂志执行主编,张华在同学群里,可是一个大才子。“我的语文基础就是凤中给我的。”张华说。
  说起凤鸣山中学,最让张华怀恋的就是学校优秀的老师队伍。谈起语文老师冯文黎,张华满怀感激:“她是我印象中最优秀的老师,毕业以后,我很少再碰到像她这样的老师了。”冯老师1957年开始教书,一直坚持到退休,现在已经93岁了。
  张华是冯老师的得意门生,语文成绩非常好,一是自己喜欢语文,二是他被冯老师生动活泼的课堂所吸引。“她讲课非常灵活,而且非常有表演天赋,与其说听她讲课,不如说欣赏她的表演。”张华说。
  1978年,张华以初中学历考起大学,当年四川省50万考生,只收1.8万人。那年夏天,张华带着成绩单,去学校找冯老师。冯老师穿着汗背心,拿着张华的成绩单在头上高高举起,在学校边跑边喊:“张三(张华小名)中状元了!张三中状元了!”张华跟在冯老师身后,冯老师在学校跑了两圈,特别激动,眼睛热泪盈眶。
  “学校和原来比起来,真是旧貌换新颜,变化太大了。”张华说,学校以前只有一栋独立的教学楼,只能容纳600名学生,现在学校可容纳3000多人。张华说,近年来,很多教育专家都来凤中参加教学观摩会,“说明凤中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作为学校培养的学生,感觉非常骄傲和自豪。”张华说。
  1967年,黄庆荣从凤鸣山中学毕业。今年67岁的黄庆荣从检察院退休已经7年了,最近他正维护一个“凤中老三届”(1966、1967、1968的初、高中毕业生)微信群,群内现有87人。“今年10月份,我们要组织一个返校活动,老三届的同学,能回去的都回去。”群主黄庆荣说,已经和凤中联系好了,学校非常欢迎。
  追忆校园生活,黄庆荣说:“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回想起来,很多细节都是难忘的。”下课的时候,黄庆荣最喜欢走在凤中的林荫道上,享受学校的幽静自然;没事的时候,也喜欢沉浸在安静的图书室;虽然离家只有几百米,但还是喜欢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蒸饭吃,大家互相品尝从家里面带来的食物,舒服惬意。
  黄庆荣当时的语文成绩很好,想当个作家。“喜欢写作文,自己的文章也经常作为范文,在班级评讲。”黄庆荣上语文课是最认真的,老师讲的《哈密瓜的故乡》那节课,至今让他记忆犹新。“我开始对那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好奇,工作以后,我去了新疆两次,都是因为那篇课文的影响。”黄庆荣说。
  “那时候要去当知青,我的作家梦也破碎了。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学得太少。”凤鸣山中学给黄庆荣的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退休在家,空闲时候还会提笔写文章,文学已经变成他的兴趣和爱好。
  “现在学校的足球场,就是我读书时住家的地方。”黄庆荣说,学校的变化天翻地覆,令人震撼。以前的学校虽然小,但是风景很不错;但是和现在的学校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新校区非常大气,走进去让人心旷神怡。
  1973年,李琪从凤鸣山中学高中毕业;1975年到忠县下乡;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重庆大学;1982年-2000年,在陕西财经学院任教,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在陕西财经学院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
  1997年,李琪博士毕业,组建了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研究所,被评为电子商务专业教授;有人总结了李琪在1997年的四个第一:第一个电子商务方向的博士;第一本电子商务方面的专著;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授;第一个电子商务研究所。李琪的百度百科上,更是有“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的称号。
  谈起凤鸣山中学,李琪滔滔不绝,他的家庭和凤鸣山中学很有渊源。“我的姐姐姐夫曾经是凤中的老师,我和我的两个哥哥都在凤中读过书,感觉很有缘分。”李琪说,回忆中学生活,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读书时的建校劳动。
  李琪上学的时候,没有高中楼,学校就组织建校劳动。“打地基需要石头,就去山上运石头,用卡车或板车,把石头运回来,这样成本最低。”李琪回忆道,有一次,天下大雨,很多同学都感冒了,但是同学们都很顽强,风里来雨里去,拉的拉、推的推,生病了还继续劳动,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把学校建好。
  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李琪和同学也遇到过体积很大的石头,运上卡车非常困难。“我们就用了杠杆原理,把扁担放在石头下面,扁担的一头放上卡车,另一头同学们抬着扁担和石头,把石头撬上去。”李琪笑着说,后来,还有同学还写文章讲这个事情,文章的名字就叫做《大石头是怎么上车的》,非常有意思。
  “当年嘉陵江的沙子是不要钱的,我们就把沙子从嘉陵江边运回来。有沙子、有石头,同学们也是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了。”毕业多年,李琪时常会想念学校,当听到学校搬迁的消息,他的心里很失落。“老学校不见了,有一种怀旧的感觉。”
  今年回到学校,亲眼目睹了学校的新貌,李琪发自内心地高兴。“新校区很漂亮,学生也多,学校发展了,感觉很欣慰。”李琪说,自己有一个心愿,希望校友不仅仅就是回学校看一眼,而是要凝聚校友的力量,为学校做一些贡献,让学校越来越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983年,17岁的徐小平高中毕业,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机关从事管理工作;因为想去基层干实事,徐小平申请去建筑队里做质检员、技术员。由于踏实肯干,备受领导重视,徐小平先后担任质检科长、技术科长,并于1992年担任生产技术经理。1996年,徐小平成立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0年,由集体企业改制成民营股份制公司,成立重庆市君和实业有限公司。
  回忆中学生活,最让徐小平难忘的就是学校的操场。“当年的操场在马路边,位置很低,一下雨就会有积水,很多泥巴。”徐小平笑着说,当时学校每年会组织两次劳动实践,动员所有学生去找煤渣,运到学校铺运动场,和大家一起劳动,自己建操场,感觉很有温暖。
  “当时没有这么多娱乐活动,除了学习,同学们就喜欢体育运动。”徐小平最喜欢和同学一起,去操场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因为场地有限,下课以后,大家经常跑去操场占场地。“有时候还没下就心不在焉,刚打铃就往外跑,经常被老师批评。”徐小平说,想想还是觉得有意思。
  同学们也会经常在操场组织比赛,有时候难免有受伤的情况,老师和同学一起把受伤的同学送到医务室,“当时的友爱互助做得非常好,”徐小平说,无论是哪个同学有困难,同学们都会去帮忙,当年钱的资助会少一些,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是大家一起出力气想主意,相处非常融洽。
  红砖房、木板楼梯、木板走道、泥水操场,虽然学校硬件设施简陋,但和同学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同学和老师之间真诚的友爱互助,让徐小平感觉很融洽、很有爱。毕业至今,徐小平和同学还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013年还组织了1983级毕业生的30周年聚会活动,来了差不多60人。
  徐小平的家离凤鸣山中学很近,毕业以后,他还和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每年春节前后,徐小平就会把凤中现任领导和曾经的领导,全部请回来,座谈交流,聊一下学校的发展规划。“联络现任校长和老校长,大家一起交流,为学校出谋划策,做出一点贡献。”徐小平说,这个事情延续至今,差不多有25年了。
  “凤中的发展,一点一滴我都是亲眼所见的。”凤鸣山中学搬迁以后,学校的规模变大了,“凤”文化也很有特点,徐小平说:“衷心祝愿母校蒸蒸日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娇娇学子。”
  高考后,吴蔚考入第三军医大学,读了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后来出国深造1年,成长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回想高中生活,吴蔚说自己的成绩很好,常年稳居全年级前三名。同班同学倪东,在谈及对吴蔚的印象时说:“他是我追赶的目标,也是我的偶像。”
  “一是老师确实教得很好;二是自己的学习方法得当。”吴蔚说,他高中成绩最好的两个科目,是物理和英语。当年给吴蔚上课时,物理老师富成幼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他的课堂很有激情。“他讲课比较生动,深入浅出,让人容易理解吸收。”吴蔚说,高中阶段,他参加过两次沙区的物理竞赛,都是一等奖。
  说起英语老师刘泽兰,吴蔚打开了话匣子。高中时,吴蔚最开始读的是1班,后来1班拆了,他就并入3班。3班的刘泽兰老师是出了名的严格,刚开始,吴蔚的内心是忐忑的。英语课上,刘泽兰老师要求大家,花两分钟时间背一篇英语课文,吴蔚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来吴蔚还是完成了,而且背得很快。
  高考的时候,吴蔚的英语考了92分,上了高考加分线,意味着录取提档时可以加10分。“刘泽兰老师曾说过,她教了一辈子学生,只有两个学生是进入了加分线的,我们虽然不是她英语最好的学生,但是我们是最后考试考得最好的。”吴蔚说,这也算自己的一个小骄傲。
  “刘泽兰老师,在英语方面确实是影响了我们一辈子。”吴蔚说,系统地学习英语,就是高中这三年,大学以后都是自学了。工作以后,数理化用得比较少,英语用得比较多,吴蔚现在经常研究国外的文献资料,SCI收录的外文文章,他都发了10几篇了。
  “凤鸣山中学,我一直在关注。”吴蔚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越来越高,以前觉得读凤中还很轻松,现在要读凤中还是比较困难了。“楼房修得再差,只要有名师,都是好学校;修得再好,如果没有好的老师,就是空壳。”吴蔚说,凤鸣山中学考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他感觉很自豪。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深入采访了5位校友,他们说着自己和凤鸣山中学的故事。由于年代差异,他们的故事有着深深的时代痕迹;但相同的是,他们在谈及母校时,有着同样的感恩与感动。“饮水思源,勿忘母校”,正是万千莘莘学子,对母校表达诚挚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