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和12月,全国教育大会和重庆教育大会相继召开,这在全国、全市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
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要看行动、看落实、看效果。为此,华龙网特别推出“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聚焦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书记校长高端访谈。
今天邀请到的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进,重点围绕优质高职校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话题,畅谈学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优质高职校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成果。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进做客华龙会客厅

关键词:优质高职校建设

书写高质量发展奋进之笔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华龙网: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大力办好职业院校,作为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你认为全国教育大会对推动学校优质高职校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张进: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是要以优质高职校建设为契机,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8年,我校全力推进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上下了硬功夫,对各项建设任务进行逐一细化,瞄准建设目标,通过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条件保障,书写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奋进之笔。
我相信,通过三年建设,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满足广大青年学子“人生出彩”的需求。

学校图书馆

关键词:高质量教育

做好“三篇文章”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华龙网:
当前,重庆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高质量教育。作为一所正在建设的优质高职院校,也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职院校,你是如何理解“高质量教育”这一内涵的?
张进:我认为,“高质量教育”应对照“人民是否满意”这个核心问题。作为一所具有68年历史的高职院校,培养重庆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责无旁贷。按照“有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主动对接重庆市“6+1”支柱产业、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江津五大产业集群,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实现高质量教育,对学校而言,我认为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专业建设的文章,力争建设2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发展;二是做好人才培养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真正解决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做好社会服务的文章,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项目落地江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校园风景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创新“三全育人”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华龙网: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那么,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或新亮点?
张进:在优质高职校建设过程中,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把“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两大驱动力,通过实施“党建领航、思政筑基、文化铸魂”三项重点工程,积极发挥了党建育人功能,增强了思政教育获得感。主要举措有:
一是搭建学习“主平台”,建好课堂“主渠道”,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宣讲活动,师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增强。
二是构建协同育人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党建领航、思政筑基、文化铸魂”三大工程协同推进,探索构建了独具学校特色的“三渠汇流 三课和声 三维树人”三全育人体系,育人合力显著增强。

春到大工程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

多措并举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华龙网: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支撑,请张校长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做一下分享:
张进: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大计。我校拥有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有“双师型”教师410余人,占专任教师的74%。在教师素质提升上,学校主要通过三项措施来打造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是实施“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计划。一方面,每年选派至少3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大中型企业或重点研究机构参与技术改造、项目设计和产品研发,培养专业领军人才,同时每年安排200名左右教师在假期参加双师素质培训、到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另一方面,加大从企业引进专兼职高技能或行业领军人才力度,补充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数量。
二是实施教师“三百”工程计划。到明年年底,学校教授、博士和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均达到100名左右。
三是实施一流师资队伍提升计划。建立教学名师、技能大师、教学团队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和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的选拔培育制度;加快实施“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工程,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有序组织教师赴境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学术访问、科技攻关和博士后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任职资格和较强专业能力的教师。

校园风景

关键词:产教融合

产教深度融合 实现学生与企业生产“零距离”

◆华龙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哪些新的突破?
张进: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2016年,学校被重庆市教委、发改委、财政局确定为“重庆市整体向产教融合型深化的高校”。
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与78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先后与中兴通讯、新大陆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与用友新道、阿里巴巴等企业深度融合,在“引企入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一步,学校将从“引企入校”转向“引校入园”,在工业园区与企业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实现学生学习与企业生产零距离。
关键词:技术人才紧缺

加大社会培训力度 服务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华龙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对此,张校长如何看,作为优质高职校,学校将会有什么举措落实呢?
张进:这个消息令人倍感振奋。我认为,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开展培训,实现这类人群掌握职业技术的愿望,既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下一步将把社会培训列为工作重点,一是开展扶贫区域劳动力技术培训,不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劳动力掌握好至少一门技术,实现终身靠技术就业脱贫;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提升社会劳动力技术技能应用能力。

校园风景

关键词:破解供需“两张皮”

“现代学徒制”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带动“5个转化”

◆华龙网:
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两张皮”,是不少高职院校管理者面临的共性问题。张校长,学校对于破解“两张皮”这一共性问题有什么好的举措呢?
张进:为深化产教融合,学校以双基地建设为抓手,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实现“5个转化”。
一是共建一流共享型教学资源,实现生产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二是建设企业驻校工作室,实现学校实训基地向生产车间和科研基地转化;三是制定校企人员互聘机制,实现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化;四是校企共同打造兼具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双基地,实现实训基地向双基地转化;五是面向社会、行业、学生开展职业培训和资格证书培训,实现学生从“单证”到“多证”的转化,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校长简介:张进,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材料与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研究。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进:书写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