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综合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综合课程一般是以问题为导向或者按照某个专题展开的多学科融合课程,其展现形式与传统的单科课程完全不一样。综合课程是非常严谨和带有一定学术味道的课程,它往往与动手实践密切相关,但不能因此将其与“综合实践课程”混淆,因为在综合课程中,实践只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步骤。

开设综合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09-04

综合课程一般是以问题为导向或者按照某个专题展开的多学科融合课程,其展现形式与传统的单科课程完全不一样。综合课程是非常严谨和带有一定学术味道的课程,它往往与动手实践密切相关,但不能因此将其与“综合实践课程”混淆,因为在综合课程中,实践只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步骤。

综合课程的独特价值

在当前中小学普遍实行单科课程教学的体系下,是否有必要开设综合课程,其存在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里?在我看来,综合课程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综合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学科的教育更侧重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解决的是学科内的问题。而综合课程不是以学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者完成一个专题的研究。其知识体系相对而言不够完整和系统,但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思想方法、理论概念和具体知识去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这是对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综合课程在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是任何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

其次,综合课程能激发学生对某个单学科的兴趣,展现其潜力。如果让学生一直学习抽象、枯燥的知识和概念,他们就会觉得没意思。当他们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发现所学知识竟然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就会很兴奋,这样反过来激发了学习单学科知识的兴趣。比如清华附中一位物理教师曾开设了一门综合课程,让学生设计研发一个热气球,要让热气球升空、降落回收,还要想办法进行全过程录像。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做了很多设计、计算、试验,不断分析原因和进行修正,失败了三次,第四次才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要用到的某些物理知识课本上没有讲到,就自己找书学,或请教别的同学和老师,物理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了。

再其次,综合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目前中小学单学科的知识设计比较有系统性,但是学科界限分明,缺乏横向联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但是综合课程不一样,可以设计一个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去解决,用什么方法、要用到哪些知识、结果会怎么样,一切都是未知的,这个时候学生的创造性就容易被激发起来。综合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是很有优势的。

处理好综合与单学科的关系

现在很多学校在探索开设综合课程,但是开设综合课程要注意厘清四个方面的认识,否则就容易走入误区。

第一,综合课程不能取代单科课程。综合课程不太讲究知识的体系化,实际上也无法对涉及的各学科知识在逻辑上进行结构化。这不是说综合课程不讲逻辑,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架构很难构建。因此,在开设综合课程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单学科的学习,否则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会变得支离破碎,会对单学科理论和能力的建构产生极大危害。在培养人的能力方面,单学科和综合课程有各自独特的价值,无法互相取代,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综合课程代替不了单学科的学习。

第二,综合课程的内容要与单科课程匹配,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有“低化”倾向。从综合到单学科再到综合,中小学综合课程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小学阶段,在孩子们还没有单学科知识基础的时候,开设综合性的科学课程,用孩子们能听懂的通俗语言,讲科学道理,解释科学现象。他们虽然无法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但是能记住身边的现象,把疑问埋在心里,留下疑问比告诉他们结论更加重要。这个阶段的综合课程,目标在于把科学的探究精神种在幼小的心灵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到了中学,随着知识的积累、方法的积累越来越多,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个时候的综合课程是以单学科学习为基础的,课程设计要考虑逻辑性、递进性。综合课程和单科课程的学习,在时间进度和内容深度方面要进行科学的匹配。至于具体何时开设综合课程,则要实事求是,切不可为综合而综合。比如,对初二的孩子来讲,物理先学“运动”,这时候讲综合课程就不能超越“运动”去谈别的;初三的时候学了电、磁,这时候就可以把化学上、物理上涉及的“电”综合到一起。综合课程里可能会涉及一些学生没有学到的知识,如果只是少量,可以补学,如果需要大面积补学,那就失去开设综合课程的意义了。

第三,不要把STEM课程和综合课程混为一谈。综合课程的概念比STEM课程更大,STEM课程只是综合课程的一种类型。清华附中开过一门综合课程叫“国家安全下的科学技术”,涉及文、理8个学科,其学科的综合度远远超过了通常意义上的STEM课程。

第四,不要采用类似单学科的考试评价方式,更多地应该进行过程性、阶段性评价。我们应该在学生完成综合课程的过程当中,观察他们在一些关键步骤上的处理方法、处理思路,通过全过程观察而不是只看最后的完成度,综合起来得到一个评价。在综合课程的学习中,过程性的收获远比最终的结果重要,企图用最后的结果去评价整个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其错误的。

综合课程实施效果取决于教师

怎么设计出一门综合课程,非常自然地把已学知识引进去,把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给显现出来,这对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是一个重大考验,对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好的综合课程能够和单学科的学习互相促进。综合学科是想把一个综合问题分解成学科来解决,而教师在单学科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把单学科置于综合问题当中,让人感觉到单学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有价值的。初中、高中阶段的综合课程,还应该推进多学科融合。用“大概念”的理念进行科学教育,就是综合课程的理论依据之一,设计综合课程的时候,要适当参考这个“大概念”。

综合课程实施效果如何,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应下大力气培养教师的综合课程开发及教学能力。当前,能胜任综合课程教学的教师非常缺乏。因为目前的教师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不具备这样的意识,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加上很多教师习惯于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管自己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联。单学科的学习强调学得深、学得透,但是可能由此导致视野不够宽广。所以我常说,每个教师在“承上启下”的同时,要学会“左顾右盼”,实际上就是强调要有课程整合的思想,要尽可能和别的学科进行关联、对比,在单学科的学习时尽可能体现综合性。

综合课程因为基于问题、基于专题,很多时候要依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变革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从旁观察记录,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提示和指导即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探索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非要拉着学生、推着学生走,那综合课程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开设综合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2020-09-04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综合课程一般是以问题为导向或者按照某个专题展开的多学科融合课程,其展现形式与传统的单科课程完全不一样。综合课程是非常严谨和带有一定学术味道的课程,它往往与动手实践密切相关,但不能因此将其与“综合实践课程”混淆,因为在综合课程中,实践只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步骤。

综合课程的独特价值

在当前中小学普遍实行单科课程教学的体系下,是否有必要开设综合课程,其存在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里?在我看来,综合课程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综合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学科的教育更侧重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解决的是学科内的问题。而综合课程不是以学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者完成一个专题的研究。其知识体系相对而言不够完整和系统,但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思想方法、理论概念和具体知识去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这是对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综合课程在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是任何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

其次,综合课程能激发学生对某个单学科的兴趣,展现其潜力。如果让学生一直学习抽象、枯燥的知识和概念,他们就会觉得没意思。当他们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发现所学知识竟然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就会很兴奋,这样反过来激发了学习单学科知识的兴趣。比如清华附中一位物理教师曾开设了一门综合课程,让学生设计研发一个热气球,要让热气球升空、降落回收,还要想办法进行全过程录像。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做了很多设计、计算、试验,不断分析原因和进行修正,失败了三次,第四次才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要用到的某些物理知识课本上没有讲到,就自己找书学,或请教别的同学和老师,物理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了。

再其次,综合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目前中小学单学科的知识设计比较有系统性,但是学科界限分明,缺乏横向联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但是综合课程不一样,可以设计一个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去解决,用什么方法、要用到哪些知识、结果会怎么样,一切都是未知的,这个时候学生的创造性就容易被激发起来。综合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是很有优势的。

处理好综合与单学科的关系

现在很多学校在探索开设综合课程,但是开设综合课程要注意厘清四个方面的认识,否则就容易走入误区。

第一,综合课程不能取代单科课程。综合课程不太讲究知识的体系化,实际上也无法对涉及的各学科知识在逻辑上进行结构化。这不是说综合课程不讲逻辑,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架构很难构建。因此,在开设综合课程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单学科的学习,否则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会变得支离破碎,会对单学科理论和能力的建构产生极大危害。在培养人的能力方面,单学科和综合课程有各自独特的价值,无法互相取代,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综合课程代替不了单学科的学习。

第二,综合课程的内容要与单科课程匹配,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有“低化”倾向。从综合到单学科再到综合,中小学综合课程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小学阶段,在孩子们还没有单学科知识基础的时候,开设综合性的科学课程,用孩子们能听懂的通俗语言,讲科学道理,解释科学现象。他们虽然无法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但是能记住身边的现象,把疑问埋在心里,留下疑问比告诉他们结论更加重要。这个阶段的综合课程,目标在于把科学的探究精神种在幼小的心灵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到了中学,随着知识的积累、方法的积累越来越多,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个时候的综合课程是以单学科学习为基础的,课程设计要考虑逻辑性、递进性。综合课程和单科课程的学习,在时间进度和内容深度方面要进行科学的匹配。至于具体何时开设综合课程,则要实事求是,切不可为综合而综合。比如,对初二的孩子来讲,物理先学“运动”,这时候讲综合课程就不能超越“运动”去谈别的;初三的时候学了电、磁,这时候就可以把化学上、物理上涉及的“电”综合到一起。综合课程里可能会涉及一些学生没有学到的知识,如果只是少量,可以补学,如果需要大面积补学,那就失去开设综合课程的意义了。

第三,不要把STEM课程和综合课程混为一谈。综合课程的概念比STEM课程更大,STEM课程只是综合课程的一种类型。清华附中开过一门综合课程叫“国家安全下的科学技术”,涉及文、理8个学科,其学科的综合度远远超过了通常意义上的STEM课程。

第四,不要采用类似单学科的考试评价方式,更多地应该进行过程性、阶段性评价。我们应该在学生完成综合课程的过程当中,观察他们在一些关键步骤上的处理方法、处理思路,通过全过程观察而不是只看最后的完成度,综合起来得到一个评价。在综合课程的学习中,过程性的收获远比最终的结果重要,企图用最后的结果去评价整个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其错误的。

综合课程实施效果取决于教师

怎么设计出一门综合课程,非常自然地把已学知识引进去,把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给显现出来,这对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是一个重大考验,对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好的综合课程能够和单学科的学习互相促进。综合学科是想把一个综合问题分解成学科来解决,而教师在单学科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把单学科置于综合问题当中,让人感觉到单学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有价值的。初中、高中阶段的综合课程,还应该推进多学科融合。用“大概念”的理念进行科学教育,就是综合课程的理论依据之一,设计综合课程的时候,要适当参考这个“大概念”。

综合课程实施效果如何,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应下大力气培养教师的综合课程开发及教学能力。当前,能胜任综合课程教学的教师非常缺乏。因为目前的教师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不具备这样的意识,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加上很多教师习惯于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管自己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联。单学科的学习强调学得深、学得透,但是可能由此导致视野不够宽广。所以我常说,每个教师在“承上启下”的同时,要学会“左顾右盼”,实际上就是强调要有课程整合的思想,要尽可能和别的学科进行关联、对比,在单学科的学习时尽可能体现综合性。

综合课程因为基于问题、基于专题,很多时候要依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变革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从旁观察记录,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提示和指导即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探索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非要拉着学生、推着学生走,那综合课程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