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节俭意识和习惯
一些父母习惯盯着孩子的劳动成果,忽视了家庭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勤劳的习惯。过去,家庭劳动更多带有“因生活所迫而不得已”的色彩,勤劳更多体现在劳动成果的多寡上。

家庭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节俭意识和习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09-04

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中小学要明确每周家庭生活劳动时间,建立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如何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却不知所措,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效果更是难尽如人意。这些困惑与家庭劳动教育目标不够清晰有莫大的关系。

养成孩子勤劳的习惯是立身之本。许多父母因对勤劳习惯的认知较为浑沌,很难掌握勤劳的尺度,从而导致家庭劳动教育仅停留在口头上,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更是不得要领。

一些父母习惯盯着孩子的劳动成果,忽视了家庭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勤劳的习惯。过去,家庭劳动更多带有“因生活所迫而不得已”的色彩,勤劳更多体现在劳动成果的多寡上。今天有些父母通常看重孩子洗了多少只碗、拖了几回地,侧重的还是劳动的时间、强度和成果,忽略了孩子参与劳动时的态度、主动劳动的意识及是否具备与年龄相适应的劳动能力等,仍以追求劳动成果为目标,显然不合时宜。

我国传统文化多以培养勤劳习惯作为劳动教育的目标。《诗经》的“好乐无荒,良士瞿瞿”,意指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保持勤劳习惯,优秀的人更是需要时刻警惕和牢记在心。墨子说“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强调人唯有勤劳才能赖以生存、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有不断自我实现的可能。《庭训格言》中的“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更是道出勤劳是百姓维持生活的不二法则,唯有勤劳才不会让自己的生活陷入窘境。《曾国藩家训》中的116封家书,有9封家书的标题直接与勤劳相关。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教育内容各有所指,而将培养勤劳习惯作为明确的目标,从未改变过。

让孩子秉承节俭的传统,是传家之道。在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节俭是无需赘言的生活常态,人民衣食住行都不铺张、不浪费,但多充满着生活所迫的无奈。随着全面小康生活的到来,节俭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成为普遍难题,与许多父母将节俭片面理解为物质生活的艰苦和清贫有关。

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太苦了,艰苦奋斗的主要目的就是摆脱清贫,让下一代少吃苦,甚至认为今天条件好了、没必要再让孩子吃苦。如此将节俭理解成过清苦日子,而不是从立德树人、修德惜福的层面去深悟节俭的意义,一旦物质条件好起来,对如何培养孩子节俭意识难免束手无策。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这是《国语》通过对生活实践的提炼总结,告知后人养尊处优难以使人成才,节俭生活才是真正的育才沃土。节俭使人萌发善心的源动力,善心能催人奋进、孜孜以求,促使人不断去完善自己。反之,好逸恶劳则会让人自我放纵、迷失善心、滋生邪念。

“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庭训格言》直接道出了节俭与幸福人生的辩证涵义。节俭是不贪心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节制人的贪欲,如果一个人能够调节好节俭与贪欲的状态并保持一种和谐,容易步入幸福人生的境地,自然会使人延年益寿。

因此,父母要明白节俭是一种不放纵、不苛刻的生活态度,在家庭教育中将节俭意识作为明确的教育目标,陪伴孩子一起感悟节俭意义、秉持节俭意识、践行节俭行为,不断促进家庭和顺兴旺、成就和谐幸福人生。

培养孩子坚守勤俭信念,是幸福之源。凡事行一时易,坚持一世难,培养孩子坚守勤俭信念更是如此。许多父母自己很勤俭,但对养成勤俭习惯的规律性把握不足,对勤俭受益终身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于是对孩子的要求不够明确,难以长期坚持,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是否要培养孩子坚持勤俭一生这个命题。

“人之一生,多由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以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庭训格言》的这句话表明,习惯对人的影响从很早就开始了,入学前还不太能看出明显差异,入学之后就会在学业、人际、心理等方面出现明显差异。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90%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都受到习惯的支配。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孩子一旦养成勤俭的习惯,一生就有了幸福之源。

影响勤俭习惯养成的天敌是享乐安逸,古人早已认识到贪图舒适安逸是人的本性,父母需有坚定的信念,以持久的韧性克服这一本性和优越物质生活的诱惑,日复一日地坚持,直到勤劳、节俭成为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自然、坚固的天性,为孩子的人生注入不断成就梦想的积极力量。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家庭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节俭意识和习惯

2020-09-04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中小学要明确每周家庭生活劳动时间,建立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如何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却不知所措,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效果更是难尽如人意。这些困惑与家庭劳动教育目标不够清晰有莫大的关系。

养成孩子勤劳的习惯是立身之本。许多父母因对勤劳习惯的认知较为浑沌,很难掌握勤劳的尺度,从而导致家庭劳动教育仅停留在口头上,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更是不得要领。

一些父母习惯盯着孩子的劳动成果,忽视了家庭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勤劳的习惯。过去,家庭劳动更多带有“因生活所迫而不得已”的色彩,勤劳更多体现在劳动成果的多寡上。今天有些父母通常看重孩子洗了多少只碗、拖了几回地,侧重的还是劳动的时间、强度和成果,忽略了孩子参与劳动时的态度、主动劳动的意识及是否具备与年龄相适应的劳动能力等,仍以追求劳动成果为目标,显然不合时宜。

我国传统文化多以培养勤劳习惯作为劳动教育的目标。《诗经》的“好乐无荒,良士瞿瞿”,意指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保持勤劳习惯,优秀的人更是需要时刻警惕和牢记在心。墨子说“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强调人唯有勤劳才能赖以生存、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有不断自我实现的可能。《庭训格言》中的“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更是道出勤劳是百姓维持生活的不二法则,唯有勤劳才不会让自己的生活陷入窘境。《曾国藩家训》中的116封家书,有9封家书的标题直接与勤劳相关。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教育内容各有所指,而将培养勤劳习惯作为明确的目标,从未改变过。

让孩子秉承节俭的传统,是传家之道。在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节俭是无需赘言的生活常态,人民衣食住行都不铺张、不浪费,但多充满着生活所迫的无奈。随着全面小康生活的到来,节俭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成为普遍难题,与许多父母将节俭片面理解为物质生活的艰苦和清贫有关。

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太苦了,艰苦奋斗的主要目的就是摆脱清贫,让下一代少吃苦,甚至认为今天条件好了、没必要再让孩子吃苦。如此将节俭理解成过清苦日子,而不是从立德树人、修德惜福的层面去深悟节俭的意义,一旦物质条件好起来,对如何培养孩子节俭意识难免束手无策。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这是《国语》通过对生活实践的提炼总结,告知后人养尊处优难以使人成才,节俭生活才是真正的育才沃土。节俭使人萌发善心的源动力,善心能催人奋进、孜孜以求,促使人不断去完善自己。反之,好逸恶劳则会让人自我放纵、迷失善心、滋生邪念。

“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庭训格言》直接道出了节俭与幸福人生的辩证涵义。节俭是不贪心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节制人的贪欲,如果一个人能够调节好节俭与贪欲的状态并保持一种和谐,容易步入幸福人生的境地,自然会使人延年益寿。

因此,父母要明白节俭是一种不放纵、不苛刻的生活态度,在家庭教育中将节俭意识作为明确的教育目标,陪伴孩子一起感悟节俭意义、秉持节俭意识、践行节俭行为,不断促进家庭和顺兴旺、成就和谐幸福人生。

培养孩子坚守勤俭信念,是幸福之源。凡事行一时易,坚持一世难,培养孩子坚守勤俭信念更是如此。许多父母自己很勤俭,但对养成勤俭习惯的规律性把握不足,对勤俭受益终身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于是对孩子的要求不够明确,难以长期坚持,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是否要培养孩子坚持勤俭一生这个命题。

“人之一生,多由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以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庭训格言》的这句话表明,习惯对人的影响从很早就开始了,入学前还不太能看出明显差异,入学之后就会在学业、人际、心理等方面出现明显差异。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90%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都受到习惯的支配。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孩子一旦养成勤俭的习惯,一生就有了幸福之源。

影响勤俭习惯养成的天敌是享乐安逸,古人早已认识到贪图舒适安逸是人的本性,父母需有坚定的信念,以持久的韧性克服这一本性和优越物质生活的诱惑,日复一日地坚持,直到勤劳、节俭成为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自然、坚固的天性,为孩子的人生注入不断成就梦想的积极力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