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 高校需构建疫情下“互联网+就业”生态

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 高校需构建疫情下“互联网+就业”生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05-03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据统计,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当前正值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关键时期,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毕业生求职困难加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教育部已经出台通知,多部门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就业工作,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的责任单位,需要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就业”生态。

“互联网+就业”生态的三重维度

生态系统论是由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构成要素主要包含生物要素(毕业生)和环境要素(学生组织、高校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把毕业生作为主体,置于一个多层次、线上线下立体化的就业生态环境中,毕业生与环境中的各要素在交叉互动中发展。

首先是学生个体维度,关注毕业生核心素养和就业需求的匹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优化环境、配置资源、搭建平台。其次是学生组织维度,包括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其他自发性团体,重点发挥学生组织的朋辈引领、媒介桥梁作用,促进高校资源和毕业生需求的有效对接。再者是高校资源维度,既包含第一课堂的内容,如线上课程、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也包含第二课堂内容,即线上实践、企业宣讲、互动平台等;第一课堂是就业教育主阵地,体现专业性、适用性,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体现实践性、开放性,两者围绕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目标,双向互动。

“互联网+就业”生态的微观、中观、宏观三重维度紧密结合,能够增强毕业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创新创造精神、提升综合素质,进而有效推动协同就业工作。

构建“互联网+就业”生态的有效措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根据“互联网+就业”生态的三重维度,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和系统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推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树立“互联网+”思维,培育师生成长共同体。互联网倡导“用户为中心”的思维,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就业生态中,就是要树立“以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首先,高校管理服务人员要转变科层化的工作方式,克服就业工作中指标化、任务化、功利化倾向,以开放创新的思维,不断加强自身思想认知的转变、知识结构的更新、新媒体新载体的操作技能,及时回应毕业生的新需求。

其次,高校教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破教师的传统权威主导地位,转型成为就业教育的引导者、协助者,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按照一定的契约和行为规范联结为共同体,在“互联网+”背景下与毕业生共同成长;高校教师要将教育的引导性和互联网传播的规律性有机结合,把“大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小道理”,嵌入学生就业实践,将传统就业教育理论知识用鲜活化、碎片化的信息形式吸引毕业生,用互动化、社区化的方式提高传播和学习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把握毕业生就业需求。通过互联网平台,综合分析学生思想状态和实际需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首先,利用今日校园、易班APP、问卷星等线上信息平台大范围收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就业需求聚类整合,精准识别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毕业生需求。其次,有效甄别普遍性和特殊性需求,尤其关注毕业生在不同阶段产生的新需求。注重心理疏导、政策帮扶、社会资源对接等需求的识别;注重权益保障、信息反馈、持续学习等需求的识别。

发挥朋辈作用,“网格化”服务精准帮扶毕业生就业

注重朋辈群体的引领作用,学生组织可以邀请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利用微信、QQ、短视频网站、公众号等形式开展直播活动,分享就业经验、树立榜样引领。“网格化”组织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分工协作的就业服务模式,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组织的主体性、合作性和活动性。每个小组由学生担任服务者,分组对接毕业生,建立QQ群、微信好友群开展专业学习互帮、思想教育引领、就业信息分享工作,定期了解毕业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强化湖北等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

构建“互联网+就业”互动平台,跟踪监测高校就业工作的实施效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热点关注、需求评估、就业问题、就业反馈等各方面数据,及时调整修正高校就业工作方案,保证“互联网+就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 高校需构建疫情下“互联网+就业”生态

2020-05-03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据统计,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当前正值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关键时期,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毕业生求职困难加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教育部已经出台通知,多部门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就业工作,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的责任单位,需要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就业”生态。

“互联网+就业”生态的三重维度

生态系统论是由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构成要素主要包含生物要素(毕业生)和环境要素(学生组织、高校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把毕业生作为主体,置于一个多层次、线上线下立体化的就业生态环境中,毕业生与环境中的各要素在交叉互动中发展。

首先是学生个体维度,关注毕业生核心素养和就业需求的匹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优化环境、配置资源、搭建平台。其次是学生组织维度,包括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其他自发性团体,重点发挥学生组织的朋辈引领、媒介桥梁作用,促进高校资源和毕业生需求的有效对接。再者是高校资源维度,既包含第一课堂的内容,如线上课程、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也包含第二课堂内容,即线上实践、企业宣讲、互动平台等;第一课堂是就业教育主阵地,体现专业性、适用性,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体现实践性、开放性,两者围绕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目标,双向互动。

“互联网+就业”生态的微观、中观、宏观三重维度紧密结合,能够增强毕业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创新创造精神、提升综合素质,进而有效推动协同就业工作。

构建“互联网+就业”生态的有效措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根据“互联网+就业”生态的三重维度,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和系统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推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树立“互联网+”思维,培育师生成长共同体。互联网倡导“用户为中心”的思维,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就业生态中,就是要树立“以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首先,高校管理服务人员要转变科层化的工作方式,克服就业工作中指标化、任务化、功利化倾向,以开放创新的思维,不断加强自身思想认知的转变、知识结构的更新、新媒体新载体的操作技能,及时回应毕业生的新需求。

其次,高校教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破教师的传统权威主导地位,转型成为就业教育的引导者、协助者,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按照一定的契约和行为规范联结为共同体,在“互联网+”背景下与毕业生共同成长;高校教师要将教育的引导性和互联网传播的规律性有机结合,把“大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小道理”,嵌入学生就业实践,将传统就业教育理论知识用鲜活化、碎片化的信息形式吸引毕业生,用互动化、社区化的方式提高传播和学习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把握毕业生就业需求。通过互联网平台,综合分析学生思想状态和实际需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首先,利用今日校园、易班APP、问卷星等线上信息平台大范围收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就业需求聚类整合,精准识别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毕业生需求。其次,有效甄别普遍性和特殊性需求,尤其关注毕业生在不同阶段产生的新需求。注重心理疏导、政策帮扶、社会资源对接等需求的识别;注重权益保障、信息反馈、持续学习等需求的识别。

发挥朋辈作用,“网格化”服务精准帮扶毕业生就业

注重朋辈群体的引领作用,学生组织可以邀请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利用微信、QQ、短视频网站、公众号等形式开展直播活动,分享就业经验、树立榜样引领。“网格化”组织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分工协作的就业服务模式,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组织的主体性、合作性和活动性。每个小组由学生担任服务者,分组对接毕业生,建立QQ群、微信好友群开展专业学习互帮、思想教育引领、就业信息分享工作,定期了解毕业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强化湖北等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

构建“互联网+就业”互动平台,跟踪监测高校就业工作的实施效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热点关注、需求评估、就业问题、就业反馈等各方面数据,及时调整修正高校就业工作方案,保证“互联网+就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