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本砺新 智启未来 重庆十八中办学70周年优秀校友系列报道
李彦:触摸时代印记 致敬激情岁月

树本砺新 智启未来 重庆十八中办学70周年优秀校友系列报道
李彦:触摸时代印记 致敬激情岁月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0-21

编者按:

历经70年的岁月洗礼,跨越70年的风雨路程,这是一所名校的传奇故事。

从1949年到2019年,从江北相国寺到观音桥、铁山坪、御龙天峰“两校三区”,从新声中学到重庆十八中……70年来,这所名校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社会精英。

他们是学贯中西的院士、是艺海扬帆的演艺家、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他们从重庆十八中起航,在社会各界绽放。

在重庆十八中办学70周年之际,我们寻访了数位优秀校友,讲述他们的“十八中故事”。此刻,请翻开历史的画卷,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那段青涩、难忘而又美好的青春时光。

李彦回忆中学时光 陈佳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1日15时20分讯(凃小义)“1975年至1981年,我就读于重庆十八中,六年的母校生活,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母校的温暖关怀,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深情厚谊,依然时常萦绕于坏、历久弥新。母校让我收获了知识和学历,懂得了思考和探索,学会了感恩和奉献,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感谢栽培我的老师们,感谢成就我的母校。”

这是重庆市第重庆十八中学校友、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李彦,对母校的真情告白。回望起曾经那段激情燃烧的求学岁月,触摸着一个个时代印记,他感慨道:“是重庆十八中赋予我奋进的精神,引领我的人生走上了正路。”

印记一:学工学农 树立劳动光荣意识

记忆中,班主任郑莲滨在班级管理中严格细致,语文学科薛继洲老师总是会在课前将黑板擦得发亮……从12岁到18岁,李彦的整个中学时代都是重庆十八中度过的,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形成三观、确立志向的重要阶段”。

李彦回忆,在过去的教育方针中,非常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们经常要下到工厂学工、走进农村学农。“这不是学着好耍的,而是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与生产劳动的紧密接触,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初中时期,每一学年都有两个星期,李彦和同学们要走出校门进行学工、学农劳动,开展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平时课余时间,大家也总是积极投身到劳动中。李彦还记得,有一次为了捡废钢铁,自己和几个同学一起到三钢炼钢厂附近寻找,直到旁晚还没有回家,父母为此担心不已。

也就是那段经历和时期,为李彦树立了“劳动光荣”的意识。“初一、初二沉浸在社会实践中,后来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了。”从初三开始,学校的学风发生了巨大转变。李彦还记得,老校长张传斌起了非常大的领头作用,他总是自己带头上课,狠抓教学工作。

印记二:勇担使命 拥抱“科学的春天”

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闭幕式上发表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用诗一般的语言宣告:“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段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讲话,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进的步伐。”李彦回忆,那时候全校从领导到老师再到学生,大家一致认为“春天来了”、“机会来了”,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是有两句非常响亮的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大家都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让李彦印象最深刻,就是大家的思想高度统一且非常质朴,始终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那时候放假怎么玩呢?对于这个问题,李彦先是爽朗一笑,然后正色道:“我们那时候根本没有‘贪玩’这个概念,脑子里就只有学习,是一种自觉和习惯。”他介绍,同学们的自觉性非常强,上课根本没有纪律问题;每到放假,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自己在家学习、做作业,晚上要学习到12点;就连同学们平时在一起交流,话题都是围绕学习。

李彦与母校领导合影 陈佳 摄

印记三:见证历史 奋进在前进的道路上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这是八十年代流行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的歌词,这这首歌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一直烙印在李彦的脑海中。如今,新中国走过了70年,“科学的春天”也已经走过了40年,曾经的翩翩少年成长为儒雅成熟的教授后,仍然不忘初心,奋进在研究的岗位上。

正如歌词中唱到的那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重庆十八中办学70周年之际,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李彦与老师、同窗们再次相会,目睹着祖国的日新月异与飞速发展,内心感慨万千。

“知识改变命运,创新开创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衷心祝愿母校乘风破浪,与时俱进,再创辉煌。”李彦如是说。70年来,有许许多多个像李彦一样的重庆十八中人,奋斗在最基层,用信仰和双手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未来,更多重庆十八中人将继续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个人小档案:

李彦,男,1963年6月生,重庆市江北区人,中共党员,现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1987年9月至1989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获法学学士。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10月晋升为教授,2011年3月晋升为三级教授。

李彦教授长期从事工程管理及建筑节能研究工作。主要兼职有: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重庆科技学院兼职教授,该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本科专业学科带头人,“建筑节能”院级科研团队负责人,该团队承担了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5项,在核心和一般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获专利2项。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山地集镇污水组合式生态塘处理技术及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研究与示范》;承担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室内湿热环境调节控制低能耗技术》。作为课题主研人员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

李彦教授从事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的研究工作。主持编制了《重庆武隆县旅游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重庆武隆县芙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总体规划》、《重庆武隆县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总体规划》、《中国南方喀斯特——武隆喀斯特保护性规划》等规划;主持编写并出版了《重庆武隆喀斯特景观特征与自然遗产价值研究》、《武隆喀斯特》等著作。并于2007年6月27日成功组织申报“武隆喀斯特”为世界自然遗产。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树本砺新 智启未来 重庆十八中办学70周年优秀校友系列报道
李彦:触摸时代印记 致敬激情岁月

2019-10-21 15:40:30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

历经70年的岁月洗礼,跨越70年的风雨路程,这是一所名校的传奇故事。

从1949年到2019年,从江北相国寺到观音桥、铁山坪、御龙天峰“两校三区”,从新声中学到重庆十八中……70年来,这所名校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社会精英。

他们是学贯中西的院士、是艺海扬帆的演艺家、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他们从重庆十八中起航,在社会各界绽放。

在重庆十八中办学70周年之际,我们寻访了数位优秀校友,讲述他们的“十八中故事”。此刻,请翻开历史的画卷,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那段青涩、难忘而又美好的青春时光。

李彦回忆中学时光 陈佳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1日15时20分讯(凃小义)“1975年至1981年,我就读于重庆十八中,六年的母校生活,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母校的温暖关怀,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深情厚谊,依然时常萦绕于坏、历久弥新。母校让我收获了知识和学历,懂得了思考和探索,学会了感恩和奉献,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感谢栽培我的老师们,感谢成就我的母校。”

这是重庆市第重庆十八中学校友、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李彦,对母校的真情告白。回望起曾经那段激情燃烧的求学岁月,触摸着一个个时代印记,他感慨道:“是重庆十八中赋予我奋进的精神,引领我的人生走上了正路。”

印记一:学工学农 树立劳动光荣意识

记忆中,班主任郑莲滨在班级管理中严格细致,语文学科薛继洲老师总是会在课前将黑板擦得发亮……从12岁到18岁,李彦的整个中学时代都是重庆十八中度过的,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形成三观、确立志向的重要阶段”。

李彦回忆,在过去的教育方针中,非常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们经常要下到工厂学工、走进农村学农。“这不是学着好耍的,而是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与生产劳动的紧密接触,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初中时期,每一学年都有两个星期,李彦和同学们要走出校门进行学工、学农劳动,开展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平时课余时间,大家也总是积极投身到劳动中。李彦还记得,有一次为了捡废钢铁,自己和几个同学一起到三钢炼钢厂附近寻找,直到旁晚还没有回家,父母为此担心不已。

也就是那段经历和时期,为李彦树立了“劳动光荣”的意识。“初一、初二沉浸在社会实践中,后来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了。”从初三开始,学校的学风发生了巨大转变。李彦还记得,老校长张传斌起了非常大的领头作用,他总是自己带头上课,狠抓教学工作。

印记二:勇担使命 拥抱“科学的春天”

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闭幕式上发表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用诗一般的语言宣告:“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段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讲话,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进的步伐。”李彦回忆,那时候全校从领导到老师再到学生,大家一致认为“春天来了”、“机会来了”,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是有两句非常响亮的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大家都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让李彦印象最深刻,就是大家的思想高度统一且非常质朴,始终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那时候放假怎么玩呢?对于这个问题,李彦先是爽朗一笑,然后正色道:“我们那时候根本没有‘贪玩’这个概念,脑子里就只有学习,是一种自觉和习惯。”他介绍,同学们的自觉性非常强,上课根本没有纪律问题;每到放假,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自己在家学习、做作业,晚上要学习到12点;就连同学们平时在一起交流,话题都是围绕学习。

李彦与母校领导合影 陈佳 摄

印记三:见证历史 奋进在前进的道路上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这是八十年代流行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的歌词,这这首歌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一直烙印在李彦的脑海中。如今,新中国走过了70年,“科学的春天”也已经走过了40年,曾经的翩翩少年成长为儒雅成熟的教授后,仍然不忘初心,奋进在研究的岗位上。

正如歌词中唱到的那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重庆十八中办学70周年之际,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李彦与老师、同窗们再次相会,目睹着祖国的日新月异与飞速发展,内心感慨万千。

“知识改变命运,创新开创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衷心祝愿母校乘风破浪,与时俱进,再创辉煌。”李彦如是说。70年来,有许许多多个像李彦一样的重庆十八中人,奋斗在最基层,用信仰和双手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未来,更多重庆十八中人将继续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个人小档案:

李彦,男,1963年6月生,重庆市江北区人,中共党员,现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1987年9月至1989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获法学学士。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10月晋升为教授,2011年3月晋升为三级教授。

李彦教授长期从事工程管理及建筑节能研究工作。主要兼职有: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重庆科技学院兼职教授,该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本科专业学科带头人,“建筑节能”院级科研团队负责人,该团队承担了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5项,在核心和一般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获专利2项。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山地集镇污水组合式生态塘处理技术及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研究与示范》;承担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室内湿热环境调节控制低能耗技术》。作为课题主研人员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

李彦教授从事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的研究工作。主持编制了《重庆武隆县旅游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重庆武隆县芙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总体规划》、《重庆武隆县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总体规划》、《中国南方喀斯特——武隆喀斯特保护性规划》等规划;主持编写并出版了《重庆武隆喀斯特景观特征与自然遗产价值研究》、《武隆喀斯特》等著作。并于2007年6月27日成功组织申报“武隆喀斯特”为世界自然遗产。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