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物理所:把科普做成“爆款”

中科院物理所:把科普做成“爆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08-05

高压电也能灭火?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的手机屏幕是怎样的?夜晚厨房发出的“蓝色鬼火”到底是什么……近日,一批“中科院博士直播做科普”的视频在网络走红。

这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年轻人,通过直播实验解答有趣的科学问题,激起了一大批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记者日前采访了这个“网红”科普团队,寻访让科学走近寻常百姓家的秘密。

“稳中带皮”,科学不只一面

团队创始人成蒙,生于1988年,2014年从中科院物理所毕业后留校,创建了“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在他不断探索后,公号内容由所内新闻居多逐渐转型为以科普内容为主,并开设了“问答”“正经玩”“线上科学日”等栏目。目前,公号后台已经收到了超过30000个类似“为什么彩虹是弯的而不是直的”“好端端的耳机线为什么老缠在一起”等有趣的问题。

五年来,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普实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今年3月,团队入驻年轻人聚集的二次元社区B站,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粉丝规模突破40万。每周三晚上,这群平均年龄25岁的硕博研究生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镜头里,与少则千百多则上万的观众一起,完成“液氮浸泡LED”、“污水净化”等科学小实验。

团队对自己的科普定位是“稳中带皮”。“皮”是特色,“稳”是底色。

“大家对官方账号往往有某种刻板印象,比如必须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但是当你打破这种成见并且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这种反差能让大家觉得更亲近、接地气,”成蒙说道,“同时,这也更好地满足了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期待。”

“我们是一个权威的官方机构,中科院物理所推出的内容并不是最新最及时的,我们踩的都是第二时间点。让事实和观点都沉淀一下后,有了比较确切的答案后再去做。”成蒙说。

李治林是团队中的另一位核心成员,粉丝亲切地称他为“做实验永不翻车的大师兄”。在他看来,做科学传播一方面要生产大家喜欢的内容,但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不能只给大家喂糖丸。我会刻意给大家讲一些很硬很干的内容,”李治林说,“科学是有趣的,但有趣只是一个很初级的层面,要让大家全面地看到它。”

直播视频,课堂的有趣补充

“我家在山西的一个县城。小时候我想看书,只能特别辛苦地跑去图书馆和书店‘蹭’,或者找别人借。”李治林回忆说。“现在,网络让大家更便捷、无差异地共享教育资源。”

关注“中科院物理所”的用户年龄集中在14岁~25岁之间,以初高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

“在目前的初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没有条件经常动手做实验。那么就可以把我们的直播作为一种有趣且有益的补充。” 李治林说道,“格物才能致知。你眼睛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手里接触到了什么,体现了外界信号的输入和你的输出。在这个过程,才能对物体有更好的了解。仅从书本、抽象概念去想象是远远不够的。”

在中科院物理所的新媒体账号上,“用吸管做风车”“利用三原色原理巧变灯光”等简单易做的小实验正如网友说的那样,“让物理变得可爱”“接地气”起来。不少网友留言“我一个文科生居然把这篇文章看完了”“学了这么久物理,突然觉得物理真的就在身边的生活里”。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后台提交自己模仿进行的实验小视频,赢取奖励。据李治林介绍,平均每期节目推出后,都能收到十几个视频投稿。

网络让更多人感受到物理趣味的同时,也让制作团队收到了来自各地学生的反馈。“直播反馈及时、互动性强,我们可以根据弹幕信息,知道哪里是大家感兴趣的、哪里听不懂需要再解释。这让我们做得更好。”成蒙表示。

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直播、短视频等进行学习,但是课堂学习的不可替代性依然是成蒙和李治林的共识。

成蒙表示,初高中阶段的学科教育才是体系化的知识传授,掌握好课堂的知识才能为成长成才打好基础。李治林认为,科普宣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传播具体的知识,更多的是激发兴趣,“无论是科普文章还是实验直播,都不能替代课堂学习。”

播种希望,让科学闪耀在孩子身上

“曾经有个同事去偏远山区,遇到了一个高中生,问他将来想上什么大学。本以为他会说出北大清华这些耳熟能详的学校,没想到那个孩子说,他想考中科院,要来物理所。因为他看过我们的公众号。”成蒙到现在还深受感动。“在刚刚做科普公众号的迷茫时期,是这个故事一直支持着我。”

这个来自远方的故事让成蒙和团队确认了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如果说教育是在树人,那么科学传播就是在播种。我们用互联网到处播撒,把这好几百亩的地全撒种子,这些种子里,肯定有一部分会开花结果。只要有这个概率存在,我们就觉得这件事值得做。”在他看来,团队的使命就是让人放下对物理的抵触,把人“领进门”,然后看到物理之美、科学之美。

作为“领路人”之一的李治林则将他们所做的科普比作“桥梁”。“有些事情学界人都懂便不讲,但公众不懂,想了解又无处了解,中间存在巨大的鸿沟。科学传播的高地你不占领,自然会有别人占领。与其让‘民科’把科学解释成玄学,有权威性专业性的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做呢?”

今年起国家首次为科普人才设立了专业职称,在政策上为其提供更多支持。李治林说,希望更多的人投身科普,将科学研究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勾连起来。

即将留任物理所成为老师的李治林说,“我的父母都是教师,小时候我就爱做实验,即使在别人看来是瞎玩瞎搞,他们也没有阻拦我。这些经历让我受益终身。”李治林说道。“直观的接触会给孩子更大的学习刺激,比如让他们参观博物馆、做实验等。”李治林认为,如果团队的每一次实验直播,都能让某个孩子对世界继续保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在“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里,成蒙写下了这样的“告读者书”:“我们服务喜欢或痛恨、向往或害怕物理的所有人。”他笑着说,“虽然我这辈子是肯定没希望拿诺贝尔奖了,但是这个希望将始终闪耀在那些看我们公众号或者视频的孩子身上。这便是我们继续播撒种子的意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中科院物理所:把科普做成“爆款”

2019-08-05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高压电也能灭火?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的手机屏幕是怎样的?夜晚厨房发出的“蓝色鬼火”到底是什么……近日,一批“中科院博士直播做科普”的视频在网络走红。

这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年轻人,通过直播实验解答有趣的科学问题,激起了一大批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记者日前采访了这个“网红”科普团队,寻访让科学走近寻常百姓家的秘密。

“稳中带皮”,科学不只一面

团队创始人成蒙,生于1988年,2014年从中科院物理所毕业后留校,创建了“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在他不断探索后,公号内容由所内新闻居多逐渐转型为以科普内容为主,并开设了“问答”“正经玩”“线上科学日”等栏目。目前,公号后台已经收到了超过30000个类似“为什么彩虹是弯的而不是直的”“好端端的耳机线为什么老缠在一起”等有趣的问题。

五年来,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普实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今年3月,团队入驻年轻人聚集的二次元社区B站,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粉丝规模突破40万。每周三晚上,这群平均年龄25岁的硕博研究生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镜头里,与少则千百多则上万的观众一起,完成“液氮浸泡LED”、“污水净化”等科学小实验。

团队对自己的科普定位是“稳中带皮”。“皮”是特色,“稳”是底色。

“大家对官方账号往往有某种刻板印象,比如必须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但是当你打破这种成见并且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这种反差能让大家觉得更亲近、接地气,”成蒙说道,“同时,这也更好地满足了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期待。”

“我们是一个权威的官方机构,中科院物理所推出的内容并不是最新最及时的,我们踩的都是第二时间点。让事实和观点都沉淀一下后,有了比较确切的答案后再去做。”成蒙说。

李治林是团队中的另一位核心成员,粉丝亲切地称他为“做实验永不翻车的大师兄”。在他看来,做科学传播一方面要生产大家喜欢的内容,但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不能只给大家喂糖丸。我会刻意给大家讲一些很硬很干的内容,”李治林说,“科学是有趣的,但有趣只是一个很初级的层面,要让大家全面地看到它。”

直播视频,课堂的有趣补充

“我家在山西的一个县城。小时候我想看书,只能特别辛苦地跑去图书馆和书店‘蹭’,或者找别人借。”李治林回忆说。“现在,网络让大家更便捷、无差异地共享教育资源。”

关注“中科院物理所”的用户年龄集中在14岁~25岁之间,以初高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

“在目前的初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没有条件经常动手做实验。那么就可以把我们的直播作为一种有趣且有益的补充。” 李治林说道,“格物才能致知。你眼睛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手里接触到了什么,体现了外界信号的输入和你的输出。在这个过程,才能对物体有更好的了解。仅从书本、抽象概念去想象是远远不够的。”

在中科院物理所的新媒体账号上,“用吸管做风车”“利用三原色原理巧变灯光”等简单易做的小实验正如网友说的那样,“让物理变得可爱”“接地气”起来。不少网友留言“我一个文科生居然把这篇文章看完了”“学了这么久物理,突然觉得物理真的就在身边的生活里”。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后台提交自己模仿进行的实验小视频,赢取奖励。据李治林介绍,平均每期节目推出后,都能收到十几个视频投稿。

网络让更多人感受到物理趣味的同时,也让制作团队收到了来自各地学生的反馈。“直播反馈及时、互动性强,我们可以根据弹幕信息,知道哪里是大家感兴趣的、哪里听不懂需要再解释。这让我们做得更好。”成蒙表示。

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直播、短视频等进行学习,但是课堂学习的不可替代性依然是成蒙和李治林的共识。

成蒙表示,初高中阶段的学科教育才是体系化的知识传授,掌握好课堂的知识才能为成长成才打好基础。李治林认为,科普宣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传播具体的知识,更多的是激发兴趣,“无论是科普文章还是实验直播,都不能替代课堂学习。”

播种希望,让科学闪耀在孩子身上

“曾经有个同事去偏远山区,遇到了一个高中生,问他将来想上什么大学。本以为他会说出北大清华这些耳熟能详的学校,没想到那个孩子说,他想考中科院,要来物理所。因为他看过我们的公众号。”成蒙到现在还深受感动。“在刚刚做科普公众号的迷茫时期,是这个故事一直支持着我。”

这个来自远方的故事让成蒙和团队确认了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如果说教育是在树人,那么科学传播就是在播种。我们用互联网到处播撒,把这好几百亩的地全撒种子,这些种子里,肯定有一部分会开花结果。只要有这个概率存在,我们就觉得这件事值得做。”在他看来,团队的使命就是让人放下对物理的抵触,把人“领进门”,然后看到物理之美、科学之美。

作为“领路人”之一的李治林则将他们所做的科普比作“桥梁”。“有些事情学界人都懂便不讲,但公众不懂,想了解又无处了解,中间存在巨大的鸿沟。科学传播的高地你不占领,自然会有别人占领。与其让‘民科’把科学解释成玄学,有权威性专业性的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做呢?”

今年起国家首次为科普人才设立了专业职称,在政策上为其提供更多支持。李治林说,希望更多的人投身科普,将科学研究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勾连起来。

即将留任物理所成为老师的李治林说,“我的父母都是教师,小时候我就爱做实验,即使在别人看来是瞎玩瞎搞,他们也没有阻拦我。这些经历让我受益终身。”李治林说道。“直观的接触会给孩子更大的学习刺激,比如让他们参观博物馆、做实验等。”李治林认为,如果团队的每一次实验直播,都能让某个孩子对世界继续保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在“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里,成蒙写下了这样的“告读者书”:“我们服务喜欢或痛恨、向往或害怕物理的所有人。”他笑着说,“虽然我这辈子是肯定没希望拿诺贝尔奖了,但是这个希望将始终闪耀在那些看我们公众号或者视频的孩子身上。这便是我们继续播撒种子的意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