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英才李艳妮:艺考界智慧女神的“语文村落”
李艳妮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9月29日14时51分讯(杨雪莺)一眼望去,教学的大台子上,周围灯光绚烂异常,台下的观众不断在尖叫,一个遗世独立的人正站在舞台中央,穿最素的衣服,戴最素的妆容,10年来皆是如此。
“语文是一个迷失的村落,哪怕是这个样子,我也愿意踽踽独行”“语文有时土里土气,翻山越岭常常灰头土脸,但是我就是五行缺土”……台上的李艳妮动情地讲述着她“土气”的教学故事,她格格不入的坚守,却让台下人觉得很感动。
以文养心
语文的“迷失村落” 带光的独行者
“林深时见鹿,午溪不闻钟”,在语文的“迷失村落”,她偶入桃李深处,嗅了这一园芬芳,从此只有眼前路。
语文是国人的必修课,恰好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一门学科,奥数、英语补习之风风靡,而语文只有蜷缩在墙角,在 10年之前的教培行业,此风更甚。所以李艳妮说“语文是迷失的村落”,在没有几个学生肯报语文,没有几个老师肯教语文的情况下,她还是一脸坚定地叩开了这扇满是灰尘的大门。
自那一日起,她便做起了学生口中的“村长”,也成为他们心中的“白月光”、“朱砂痣”。带他们在这一片村落里一路前行,取朱砂痣的七分颜色,看白月光的万里江河。
“语文教学要真诚、真实,要充满正能量”,而为师者,要善良、要温和、要感受灵敏、要内心丰富,方能说出这般温暖和动人的语言。李艳妮师从武汉文学大家张思齐门下,在浓厚的文学风的浸染之下,她对“大语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坚信,老师能带给学生的,绝不仅是在华丽的“词毯“上叉着腰走一遭,而应该让他们在幽深的人海里,有潜入海底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她的课堂,从来是“行”至天南海北,也许这一刻正站在美利坚的自由女神像前,下一秒便到了解放碑15秒的红绿灯路口;她讲语文,从来也是无问西东,任何小事皆可化身案例,从为陌生人撑一把伞到给路边小贩一抹微笑,学生们说她总是有“笔尖纵横时突触牵动神经,檀口轻启间阐明事理”的神奇能力。
那么,在文字堆砌的万里河山,站在城楼之上俯瞰的语文老师是否只有感性呢?她的回答是否定的,她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要有相当的感性,也得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会杂糅、运用知识点,能撒得开、也要能收得回来。
由此,她自创阅读公式法,针对不同的文本阅读,创立不同的公式。譬如,品鉴比喻句,我们习惯用”生动形象“几个字来套,在她这里,却变成”通俗易懂、化繁为简、生动形象“几大作用,同学们只需要对号入座地选择,加上具体化地举例子、阐明情感,便可学会“进阶”答题。
除此之外,她又推出黄金笔记法,设计家校本,教会学生修改句子、文章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路径更清晰,让进步“可视化”。在她这儿,“语文也有方法论。“
以心寄情
“女侠客”的写意江湖 关乎文字与爱
荆棘间无所畏惧,沉浮里坚守道义,这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侠客的定义,与李艳妮的“真心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
侠客执剑天涯,凡事留有三分余地、蕴藏七分温度、投入十分努力,心有戚戚焉,便无惧路长。
“我好像备课的时间不多,但是我又想,我什么时候不是在备课呢?”学生时期的她便听完了《百家讲坛》,后来又听相声、听文章、听各行各业的新动态,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只要在路上,她便“不会让自己的耳朵停下来”。
从清晨的第一抹阳光将她唤醒之时,直至晚12点,个中分秒,个中见闻,都能引发她无数的思索,每一刻,皆是她“大语文教学”的课堂。
同样的道理,在别人嘴里是干瘪无聊的说教,经她一说,便是动情的心里之声,有人说她“天生就属于舞台”,她却常说自己更像一个“女侠客“,北渡南归,闯荡语文江湖,落脚桃李山前,并没有刻意的语言打磨,只是想跟他们说说心里话,做一个语文老师该做的事儿。
“一个好老师,也一定是一个好演员,要能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自由切换。“2011年,她开始研究家庭教育,后来她获得高级家庭教育培训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澳大利亚儿童自控力养成师等权威认证,做起学生的“知心姐姐”和心灵导师。一些心理医生都开解不了的孩子,和她一番畅聊,心情总能由阴转晴。时间久了,也有人像她“取经“,询问“窍门”,她习惯淡淡一笑,“我只是不想放弃每一个孩子,我想去信任他们。”
追忆过去的十年,她多了很多身份,母亲、妻子、教师、领导、下属……她最喜欢的还是”教师“这两个字眼,为了守住这两个字,她常常顾不好其他角色,也常常忙到深夜错过和家人相处的瞬间。甚至因为工作,养成女儿晚睡的习惯,放不下工作,又舍不下女儿,她每晚也因此自责。有人问她值得吗,她回答,没有值不值得,会一直做下去,希望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未来的他们。
深耕教学的这些年,她收获了无数家长粉丝、学生朋友。每次过节,她总是能收到学生和家长发来的祝福短信;今年的寒暑假,刚上大二的吴万婷甚至特意回来做她的助教,“李老师陪伴了我6年,我也想多陪陪她。“多年来,总有人一直跟随她的步伐,在她的江湖路上,一路把酒言欢、共邀明月。
“育儿,也是育己。“她常常说,老师这个职业,最让她动容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成就感,更是一份”年轻感“,和孩子相处的日子,纯粹而又充满魅力。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如是说。在一片迷雾之中,李艳妮一路前行,相遇着那些迷路的人,守护着这片迷失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