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推动我国中小学生慢病防控
近日,在“中国中小学生慢病防控医教协同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指出,该计划旨在推动全国中小学校与儿科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中小学生慢病防控的闭环,通过医教协同,共同遏制青少年肥胖、近视眼等慢病上升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63%的死亡归因于慢性病。在中国,这一数据甚至超过87%。慢病并非成年人的“专利”。随着肥胖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在儿童中的流行,儿童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骨密度低等“成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不仅危害着儿童时期身体健康,更成为未来成人慢性病的庞大“后备军”,造成终身疾病负担增加。
早诊早治一直是慢病防控的关键,实现慢病防治窗口“前移”和“下移”,从儿童时期开始监测和干预是根本策略。北京市儿童成人慢性病防治办公室主任米杰教授表示,目前,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慢病筛查、建档和健康指导等工作主要由教育部门来实施,而医疗技术标准的制定及慢性病诊治等工作则主要由医疗部门来承担,“要实现中小学生慢病防控从筛查、诊断、治疗到管理这样一个全面干预的’闭环’,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医院回到学校的无缝对接,医教协同是关键中的关键”。
倪鑫表示,启动中国中小学生慢病防控医教协同行动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借助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市医管局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等儿科资源平台,推动各地中小学校与儿科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学龄儿童慢病防控的闭环,通过医教协同,共同遏制中小学生肥胖及慢病上升趋势。
据悉,启动会上还发布了《向往的假期——“动”起来吧,少年》活动,专家们呼吁更多学生走出户外,拥抱阳光,参与分享暑期生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从这个暑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