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出台“好习惯手册”被赞接地气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7-10-25
孩子们在学校养成了好习惯

    早上起来对家人说:“早上好。”晚上睡觉对家人道一声:“晚安。”

    外出回到家,孩子会说:“我回来了。”期望出门也会主动说:“我要出去一会。”

    吃饭时要请长辈先坐,吃完饭要说:“慢慢吃。”

    ……

    这学期,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给一年级的同学发了一本“好习惯手册”,上面罗列了10条好习惯,并要求家长记录下孩子们的实施情况,坚持21天。一开始家长觉得头痛,毕竟有些好习惯自己未必能做到;而家长通过与孩子一起坚持做,孩子身上的变化让家长惊喜不已。这两天,好多家委会朋友圈都在热议这事,觉得学校推出的“好习惯手册”接地气,比过去的要求更能落到实处。

    小学生入门级“好习惯”

    一年级新生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开学之前,空港新城小学就给每一位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准备了一本《习惯养成记录册》。

    家长们说,学校要求孩子们在家每天要坚持做好十件事:第一,按时睡觉;第二,早上起来要对家人说:“早上好”;晚上睡觉要对家人说:“晚安”;第三,外出或回家要主动打招呼,说:“我回来了”或“我要出去一会”;第四,吃饭前要劳动,吃饭时要请长辈先坐,吃饭完要说:“慢慢吃”;第五,父母下班要给父母接物品,并说:“辛苦了”;第六,每天要洗袜子;第七,每天衣服、袜子干净;第八,看书写字前要洗手;第九,换洗衣服放固定位置,学会整理自己的衣柜;第十,按时完成作业。

    大队辅导员周详介绍,学校对好习惯手册进行了分层,每个年级的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习惯养成记录册》分校园版和家庭版,记录学生好习惯的亮点由老师、同学、家长共同完成。为了方便及时记录小学生的好习惯,行动中的闪光点,老师们还准备在每位同学的校牌上加工二维码,通过扫码,当场点赞。

    老师:好习惯当成班级文化

    下午放学,校园外的家长接孩子放学,好多小学生扑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怀抱,还有小学生主动提出书包自己背。这些好习惯都被明文写进了这所学校好些班级的好习惯手册中。

    在一年级(5)班教室里,好习惯已变成了班级文化,教室的黑板报上一条条书写在白纸上的好习惯,贴在了一颗枝繁叶茂的果树上,像金灿灿的果实,班主任朱晓红老师还为每个同学张贴了一朵小花,每践行一个好习惯,他们的小花上就可以盖上点赞的红色印章。

    朱晓红说,我们班对学校的好习惯又作了细化,要求孩子们课堂发言要积极,做作业时要仔细,上下楼梯靠右行,同学玩耍忌打闹,公共物品懂珍惜。还提倡孩子们放学时,看到家长要主动拥抱,并道谢。

    “班级公约还在完善中,将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用语等多方面来设定。我希望每学期孩子们都能养成一些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等他们小学毕业、长大时好习惯就会常伴左右。”朱晓红说,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很多同学身上都开始显现出一些好习惯了,比如中午打饭时孩子们依次排队,用餐时细嚼慢咽,基本能做到食不言,吃完饭还能主动清洁课桌、餐盒。

    家长:督促孩子自己也在改

    看到孩子一天天形成好习惯,触动最深的要算家长了,这段时间家长们在网上热议着学校推出的“好习惯手册”。

    “这些习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简单,其实很多我们自己都做得不行。”一位家长说,一开始拿到好习惯手册自己真的被“雷”到了。

    老师要求,每天家长要记录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用笑脸和哭脸来表示。一位家长说起自己孩子的情况,一开始把这些好习惯一条一条读给孩子听了,这些句子他们理解起来没有难度,但做起来却不能坚持。看来家长光靠提醒和督促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一周后,这位家长跟家人商量后,全家都坚持这么做,慢慢地孩子开始转变了。

    很多家长都表示,学校“好习惯手册”让他们受益匪浅,“这些条条既不‘高大上’,也便于理解仿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持之以恒。”记者 黄晔

>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小学出台“好习惯手册”被赞接地气

2017-10-25 06:08:12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这学期,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给一年级的同学发了一本“好习惯手册”,上面罗列了10条好习惯,并要求家长记录下孩子们的实施情况,坚持21天。
孩子们在学校养成了好习惯

    早上起来对家人说:“早上好。”晚上睡觉对家人道一声:“晚安。”

    外出回到家,孩子会说:“我回来了。”期望出门也会主动说:“我要出去一会。”

    吃饭时要请长辈先坐,吃完饭要说:“慢慢吃。”

    ……

    这学期,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给一年级的同学发了一本“好习惯手册”,上面罗列了10条好习惯,并要求家长记录下孩子们的实施情况,坚持21天。一开始家长觉得头痛,毕竟有些好习惯自己未必能做到;而家长通过与孩子一起坚持做,孩子身上的变化让家长惊喜不已。这两天,好多家委会朋友圈都在热议这事,觉得学校推出的“好习惯手册”接地气,比过去的要求更能落到实处。

    小学生入门级“好习惯”

    一年级新生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开学之前,空港新城小学就给每一位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准备了一本《习惯养成记录册》。

    家长们说,学校要求孩子们在家每天要坚持做好十件事:第一,按时睡觉;第二,早上起来要对家人说:“早上好”;晚上睡觉要对家人说:“晚安”;第三,外出或回家要主动打招呼,说:“我回来了”或“我要出去一会”;第四,吃饭前要劳动,吃饭时要请长辈先坐,吃饭完要说:“慢慢吃”;第五,父母下班要给父母接物品,并说:“辛苦了”;第六,每天要洗袜子;第七,每天衣服、袜子干净;第八,看书写字前要洗手;第九,换洗衣服放固定位置,学会整理自己的衣柜;第十,按时完成作业。

    大队辅导员周详介绍,学校对好习惯手册进行了分层,每个年级的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习惯养成记录册》分校园版和家庭版,记录学生好习惯的亮点由老师、同学、家长共同完成。为了方便及时记录小学生的好习惯,行动中的闪光点,老师们还准备在每位同学的校牌上加工二维码,通过扫码,当场点赞。

    老师:好习惯当成班级文化

    下午放学,校园外的家长接孩子放学,好多小学生扑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怀抱,还有小学生主动提出书包自己背。这些好习惯都被明文写进了这所学校好些班级的好习惯手册中。

    在一年级(5)班教室里,好习惯已变成了班级文化,教室的黑板报上一条条书写在白纸上的好习惯,贴在了一颗枝繁叶茂的果树上,像金灿灿的果实,班主任朱晓红老师还为每个同学张贴了一朵小花,每践行一个好习惯,他们的小花上就可以盖上点赞的红色印章。

    朱晓红说,我们班对学校的好习惯又作了细化,要求孩子们课堂发言要积极,做作业时要仔细,上下楼梯靠右行,同学玩耍忌打闹,公共物品懂珍惜。还提倡孩子们放学时,看到家长要主动拥抱,并道谢。

    “班级公约还在完善中,将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用语等多方面来设定。我希望每学期孩子们都能养成一些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等他们小学毕业、长大时好习惯就会常伴左右。”朱晓红说,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很多同学身上都开始显现出一些好习惯了,比如中午打饭时孩子们依次排队,用餐时细嚼慢咽,基本能做到食不言,吃完饭还能主动清洁课桌、餐盒。

    家长:督促孩子自己也在改

    看到孩子一天天形成好习惯,触动最深的要算家长了,这段时间家长们在网上热议着学校推出的“好习惯手册”。

    “这些习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简单,其实很多我们自己都做得不行。”一位家长说,一开始拿到好习惯手册自己真的被“雷”到了。

    老师要求,每天家长要记录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用笑脸和哭脸来表示。一位家长说起自己孩子的情况,一开始把这些好习惯一条一条读给孩子听了,这些句子他们理解起来没有难度,但做起来却不能坚持。看来家长光靠提醒和督促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一周后,这位家长跟家人商量后,全家都坚持这么做,慢慢地孩子开始转变了。

    很多家长都表示,学校“好习惯手册”让他们受益匪浅,“这些条条既不‘高大上’,也便于理解仿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持之以恒。”记者 黄晔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颖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