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师化身“魔法师” 为复旦中学学生同上一堂课



这节课以哈利波特魔法学校为背景,四位老师化身“魔法教师”教授学生们第一堂课。在课堂中,四位教师以复旦中学牟芯瑶老师为主讲,对各个环节进行引导、衔接、分配任务。其余三位教师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各自带领一组,针对各项任务给予每位学生指导并对学生表现作出实时评价。
课堂上,首先以短片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魔法学校其他同学。观看完短片后牟老师分配任务,让各组同学们谈谈新同学的外貌。其余三位教师便走进自己的小组,对同学们进行指导,从单词的复习,到人物描述。然后每组分派同学上台展示,各组辅导老师给本组同学进行实时评价。
随后,牟老师让学生们听“魔法墙”中的精灵谈论他们的新同学和老师。通过听力内容辨识外貌,各组辅导老师,再次走入学生,检查完成情况。这个环节学生使用自己的平板作答,并及时提交。牟老师可以迅速通过自己的平板检测学生们的听力完成情况。平板的使用,让学生参与度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的检测与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听完录音后,牟老师要求学生们进一步将听到的三位人物的外貌编成对话。其他三位教师分别对本组同学,进行对话指导,并挑选几组学生进行展示,并给出实时评价。最后,牟老师请同学们用“魔法”塑造他们心中新同学的样子,并进行作品展示和描述。泥塑的新同学造型有漂亮的,也有外貌平平的。但是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特别的。所以老师们引导大家,接受自己与他人的特别,爱自己,也爱身边的人。
课后,参会老师们分组就“课堂活动是否有效地为实现课堂目标服务,以及听、说是如何融合的”这两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享了本组就的观点及建议。他们纷纷表示,这堂课的模式是全新的尝试,通过这样课可以引起大家对传统课堂更多的思考。
渝中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张理英老师表示,此课形式的新颖,情境设置有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也充分实现了老师关注,走进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整堂课以哈利波特魔法学校第一课为背景,老师全程穿着魔法师的服装,以视、听、说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电影中人物形象,很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中,几位辅导老师实时的辅导与评价,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多、更优的教师资源。这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水平。听力部分中,平板的使用,加大了学生参与度,实时的答题情况反馈,也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效率,让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更直接、更密切。此课的活动设计有效的为实现课堂目标服务,视听说以魔法课堂为背景贯穿整堂课,融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