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重返母校南开中学 与学子共话家国情怀




华龙网4月28日8时21分讯(舒芳莉)4月27日下午,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76岁的南开校友曾恒一院士带着一份特别的礼物回到南开校园。他的到来,不仅是一场老校友与母校的阔别重逢,更标志着重庆市“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正式启动。
据了解,重庆市“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是由教育部关工委、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和重庆市教委关工委联合主办。旨在让老科学工作者、老专家的事迹和精神在青年学生中传承和弘扬,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家国情怀、报国之志。
重庆市启动“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
当日下午,重庆市“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开中学科技馆举行。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贵仁;重庆市关工委主任肖祖修;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巡视员、市教委关工委主任帅逊等领导,以及全市各级关工委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活动。
作为全市第一所举办“院士回母校”活动的学校,重庆南开中学党委书记姚显荣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南开中学能得此殊荣,主要源于南开的育人成就。建校80年来,学校培养了33位院士,其中有9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通过此次活动,学校将积极引导学生向杰出校友学习。
同时,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贵仁、重庆市教委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邓朝喜、重庆市关工委主任肖祖修先后在致辞中肯定了举办“院士回母校”活动的积极意义,并对教育系统关工委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杨贵仁副主任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动员也是一次示范,希望重庆市教委关工委和重庆市各个高校能精心组织、创新形式,在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切实作用。
邓朝喜副主任提出,教育系统关工委要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积极适应互联网及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和思维模式,联系实际,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
肖祖修主任希望,市教委关工委进一步做好规划,全面安排、挖掘和利用好市内外的院士、工匠、老校长资源,把“三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以取得更新的成果、更大的实效。
老校友讲述“海洋追梦故事” 激发学子家国情怀
启动仪式结束后,重庆南开中学举办“曾恒一院士一行回母校”活动。据了解,曾恒一院士是重庆南开中学1956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著名专家、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开拓者之一。五十多年来,为我国海洋油气工程、重大海洋工程装备及深水技术的突破做出了突出贡献。
活动中,曾恒一院士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中国是海洋大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担在你们肩上”为主题进行演讲。演讲中,就南开中学的求学经历,以及我国海洋经济的现状、贡献,海洋的重要性、中国海洋面临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
曾恒一院士回忆道,从小生在重庆从未见过大海的他,第一次在杂志上读到大海的故事时,便对大海心生向往,也因此对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南开中学读书期间,丰富的课外活动让他痴迷上了船舶设计与制造,从此便立下了将来要当一名造船工程师的志愿。
回忆起自己的追梦旅程,曾恒一院士表示,是母校南开中学的老师们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也是南开中学孕育了自己走向海洋的人生理想。同时,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也一直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演讲结束后,曾恒一院士与在场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在听取了曾恒一院士的求学经历和人生体悟后,南开学子纷纷表示曾院士的高尚品格、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高尚情操,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增添了正能量、激发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