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03-03

    国家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又有新动作。记者近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可以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据悉,免费教科书资金,国家规定课程由中央全额承担,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国家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

    在上午举行的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表示,当前,我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基本建成,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将是2017年的工作重点,要切实花好每一分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田祖荫介绍说,在资助对象认定上,将督促各地各校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完善认定机制。在资助标准上,将大力推进根据学生贫困程度分档发放资金的办法。在资金发放时间上,将进一步改进发放机制,确保困难学生在最需要时以最便捷的方式把钱送到他们手上。在技术手段上,将进一步完善资助信息系统,与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在执行力上,将进一步加强地市、县级和学校资助管理人员培训,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介绍,经与有关部门研究,为了让惠民政策落地,决定将2017年确定为“全国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规范管理制度、资金管理、资助程序、信息管理、机构队伍建设等,清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全面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记者 万玉凤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今年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2017-03-03 06:08:12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记者近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国家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又有新动作。记者近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可以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据悉,免费教科书资金,国家规定课程由中央全额承担,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国家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

    在上午举行的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表示,当前,我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基本建成,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将是2017年的工作重点,要切实花好每一分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田祖荫介绍说,在资助对象认定上,将督促各地各校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完善认定机制。在资助标准上,将大力推进根据学生贫困程度分档发放资金的办法。在资金发放时间上,将进一步改进发放机制,确保困难学生在最需要时以最便捷的方式把钱送到他们手上。在技术手段上,将进一步完善资助信息系统,与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在执行力上,将进一步加强地市、县级和学校资助管理人员培训,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介绍,经与有关部门研究,为了让惠民政策落地,决定将2017年确定为“全国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规范管理制度、资金管理、资助程序、信息管理、机构队伍建设等,清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全面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记者 万玉凤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颖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