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用手触摸梦想 牛皮纸教材被摸穿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2017-02-26
一位学生拿着放大镜演算数学题
一位学生的课桌上摆着厚厚的盲文教材
市特殊教育中心,孩子们正在紧张复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盲生们也不例外,即使他们的眼睛完全看不见或者只有微弱的视力,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距离2017年全国盲人高考还有一个多月,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探访备战高考的盲生们。

    用放大镜看书 看完一页竟要七八分钟

    “开始了啊!忽如一夜春风来,后面一句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午12点多,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高三(2)班教室, 当记者推开门,教室里正传出一阵整齐的读书声,10多名学生正在用接龙的方式背诵古诗文。一名男生站在座位上,拿着一叠盲文纸,随着他的指尖反复触摸,考题一个接一个。“我们每天都会这样玩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把该背的一些诗句加深记忆。”男生朱和平一边背,一边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的对着复习资料看,检查自己是否背错了。

    朱和平学习的难度不小。由于双眼先天性青光眼,尽管做过多次手术,目前双眼只有0.08微弱视力。由于视力极低,他左手食指放在行首,一字一句地看过去,一行一行地往下移,拿着放大镜的右手跟随左手缓慢移动,“这样一页资料看完大约要花七八分钟。”

    “因为速度相对慢一些,花的时间也更多。”朱和平接着说,“现在本来是休息时间,但大家都不怎么休息了,想多背点书,多解决几个问题。”

    一门学科15本教材 牛皮纸教材被摸穿

    隔壁3班的教室里,同学们陆续从食堂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安安静静的复习。7名学生拿着放大镜或助视器演算数学题,更多的盲校学生则是将头埋在课桌前厚厚的盲文教材里,冲刺高考,他们用手一点点的在摸书。

    同学们的书桌上,几乎都堆放着牛皮纸做成的盲文教材,一本盲文教材约十厘米厚。“我们的课程、教材与普通高中基本一样,但我们的教材要厚得多。正常课文一两页,盲文有6、7页。”19岁的张伟琪拿着一本厚厚的数学书告诉记者。数学书上并没有字,牛皮纸上一串串形状不一的小凸点,就是盲生们的文字。

    “普通的一册数学书,转刻成盲文教材,这么厚的有3本左右。整个高中所有的数学书加起来有15本,看完的我都放到后面了。”张伟琪指着教室后方说,记者注意到,在教室后墙的储物柜里,密密麻麻全是厚厚的盲文教材。因为多次长时间的触摸,牛皮纸制作的教材被学生们摸穿摸破。

    张伟琪的视力在高三之前都是正常的,高三开学一个月内,他由于视神经萎缩,视力急剧下降。站在视力表一米的地方,能隐约看到最大一行。因为盲文是最近一年多才学的,还不够熟练,他每天要用2个小时左右来学盲文,因此,每天从6:30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除了上课、吃饭,其余时间他都在背书复习。

    比普通高考竞争激烈 答卷方式分两种

    “为了迎接高考,这几个月时间,大家晚上11点睡算早的,早上6点起床算晚的。”学校高中部负责人周眉眉说,还有一个月左右,他们将前往长春参加全国盲人高考,不少学生晚上被老师强行“赶”回寝室,大家都还在被窝里摸着盲文书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们实现梦想,学校老师们也全部投入。由于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和辅导,要准备特别多的复习资料翻译成盲文发给他们,盲文教材没有任何复习资料,老师们就从网上下载自己给学生们编复习资料;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远离亲人,陪他们体检、聊心事,给他们买水果,一个个男班主任都成了“班妈妈”。学校还专门为他们在厨房开了小灶,每周一三五,还特地增加了鸡汤、排骨汤等。

    据了解,盲生的高考也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理科生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或者解剖学。音乐专业的文科生则要考视唱、练耳和专业(声乐或器乐)。每门学科满分100分。高考将采取两种答卷方式。按盲人学生的视力程度,全盲的学生将用盲文进行答题,低视力的考生将用放大工具看题,或者使用字号较大的试卷。

    但盲生能够报考的高校则相对比较少,目前有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滨州医学院。“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我国最早招收残疾人的学校,它就是同学们心中的‘北大清华’。”周老师说,每年4月,学校都有专门的老师带队“北上”参加高考。

    他们的高考比普通高考更激烈。据介绍,去年该学院计划在全国招收60名推拿针灸专业学生,而全国有200多人报考。录取比例在30%左右,比普高低得多。但同学们用勤奋努力换来了不错的成绩。去年,学校27人参考,26人考上了大学。今年该校参加高考的37名学生,分别来自重庆、四川、河南、青海等省市。记者 秦健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他们用手触摸梦想 牛皮纸教材被摸穿

2017-02-26 06:08:12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探访备战高考的盲生们。
一位学生拿着放大镜演算数学题
一位学生的课桌上摆着厚厚的盲文教材
市特殊教育中心,孩子们正在紧张复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盲生们也不例外,即使他们的眼睛完全看不见或者只有微弱的视力,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距离2017年全国盲人高考还有一个多月,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探访备战高考的盲生们。

    用放大镜看书 看完一页竟要七八分钟

    “开始了啊!忽如一夜春风来,后面一句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午12点多,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高三(2)班教室, 当记者推开门,教室里正传出一阵整齐的读书声,10多名学生正在用接龙的方式背诵古诗文。一名男生站在座位上,拿着一叠盲文纸,随着他的指尖反复触摸,考题一个接一个。“我们每天都会这样玩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把该背的一些诗句加深记忆。”男生朱和平一边背,一边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的对着复习资料看,检查自己是否背错了。

    朱和平学习的难度不小。由于双眼先天性青光眼,尽管做过多次手术,目前双眼只有0.08微弱视力。由于视力极低,他左手食指放在行首,一字一句地看过去,一行一行地往下移,拿着放大镜的右手跟随左手缓慢移动,“这样一页资料看完大约要花七八分钟。”

    “因为速度相对慢一些,花的时间也更多。”朱和平接着说,“现在本来是休息时间,但大家都不怎么休息了,想多背点书,多解决几个问题。”

    一门学科15本教材 牛皮纸教材被摸穿

    隔壁3班的教室里,同学们陆续从食堂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安安静静的复习。7名学生拿着放大镜或助视器演算数学题,更多的盲校学生则是将头埋在课桌前厚厚的盲文教材里,冲刺高考,他们用手一点点的在摸书。

    同学们的书桌上,几乎都堆放着牛皮纸做成的盲文教材,一本盲文教材约十厘米厚。“我们的课程、教材与普通高中基本一样,但我们的教材要厚得多。正常课文一两页,盲文有6、7页。”19岁的张伟琪拿着一本厚厚的数学书告诉记者。数学书上并没有字,牛皮纸上一串串形状不一的小凸点,就是盲生们的文字。

    “普通的一册数学书,转刻成盲文教材,这么厚的有3本左右。整个高中所有的数学书加起来有15本,看完的我都放到后面了。”张伟琪指着教室后方说,记者注意到,在教室后墙的储物柜里,密密麻麻全是厚厚的盲文教材。因为多次长时间的触摸,牛皮纸制作的教材被学生们摸穿摸破。

    张伟琪的视力在高三之前都是正常的,高三开学一个月内,他由于视神经萎缩,视力急剧下降。站在视力表一米的地方,能隐约看到最大一行。因为盲文是最近一年多才学的,还不够熟练,他每天要用2个小时左右来学盲文,因此,每天从6:30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除了上课、吃饭,其余时间他都在背书复习。

    比普通高考竞争激烈 答卷方式分两种

    “为了迎接高考,这几个月时间,大家晚上11点睡算早的,早上6点起床算晚的。”学校高中部负责人周眉眉说,还有一个月左右,他们将前往长春参加全国盲人高考,不少学生晚上被老师强行“赶”回寝室,大家都还在被窝里摸着盲文书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们实现梦想,学校老师们也全部投入。由于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和辅导,要准备特别多的复习资料翻译成盲文发给他们,盲文教材没有任何复习资料,老师们就从网上下载自己给学生们编复习资料;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远离亲人,陪他们体检、聊心事,给他们买水果,一个个男班主任都成了“班妈妈”。学校还专门为他们在厨房开了小灶,每周一三五,还特地增加了鸡汤、排骨汤等。

    据了解,盲生的高考也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理科生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或者解剖学。音乐专业的文科生则要考视唱、练耳和专业(声乐或器乐)。每门学科满分100分。高考将采取两种答卷方式。按盲人学生的视力程度,全盲的学生将用盲文进行答题,低视力的考生将用放大工具看题,或者使用字号较大的试卷。

    但盲生能够报考的高校则相对比较少,目前有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滨州医学院。“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我国最早招收残疾人的学校,它就是同学们心中的‘北大清华’。”周老师说,每年4月,学校都有专门的老师带队“北上”参加高考。

    他们的高考比普通高考更激烈。据介绍,去年该学院计划在全国招收60名推拿针灸专业学生,而全国有200多人报考。录取比例在30%左右,比普高低得多。但同学们用勤奋努力换来了不错的成绩。去年,学校27人参考,26人考上了大学。今年该校参加高考的37名学生,分别来自重庆、四川、河南、青海等省市。记者 秦健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颖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