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开考 杭州G20峰会、工匠精神入题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近日拉开大幕,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上午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科目涉及到了G20峰会、工匠精神等时政热点。
杭州G20峰会、人机大战
时政热点均入题
首先进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科目考试。早上7时30分,重庆大学考点前数百名考生排队等候入场,不少考生还拿着资料在看,进行最后的冲刺。
上午11时许,有考生陆续走出考场。“感觉试卷里面涉及的时政热点很多,而且光是知道还不够,还得应用分析。”考生小周说,试卷中涉及到了不少的时政热点。比如,有一道题目要求分析G20峰会主题的现实意义,并分析中国的外交政策所体现的外交理念和世界情怀。除此之外,“AlphaGo人机大战”、“工匠精神”等热点均在考试中出现。
考生小余告诉记者,关于“杭州G20峰会”一共提出了两个问题,“G20峰会主题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了怎样的外交理念和世界情怀?”
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
今年报名人数大增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受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的因素影响,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大幅增长。
据统计,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177万,比2015年增加12.1万人,增幅7.3%,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后,预计增长率将达到17%至20%。
根据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组数据,今年重庆研究生网报交费53489人,比2016年增加9241人,其中,报考学术型研究生24311人,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29178人,增幅分别达到了8.79%和33.23%。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数据显示,受访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是想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影响较大,可以提高就业薪酬满意度。
为何考研 看看他们怎么说
小调查
为什么选择考研?考试结束,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名考生。
26岁的小周本科毕业后已经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了4年,工作比较辛苦,收入很一般,父母一直希望她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小周观望了很久,看上不少工作岗位,但入职门槛都是“研究生学历”,便下定决心考研。“反正还年轻,那为什么不趁早拼一把?”小周说,不想让以后的自己后悔,如果真的能考上,以后应该会有更广阔的人生选择吧。
考生小郑对考试自我感觉不错,“明天的专业课对我而言难度不大。”工科生小郑对自己的职业有很好的选择与规划,早在大三就已经决定一定要加入的一家知名企业,但是该企业入职门槛的最低学历要求是研究生,因此他只能通过考研来获得“入场券”。
张岚是第二年参加研究生考试,回顾自己的第一次的备考经历,她觉得太过失败,“决定考研后,我就着急着开始复习,也没花太多时间去全面考虑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这可能是我失败的一大原因。”她说,听说学金融不错,她就毅然跨专业报考,复习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并不适合她,“到后来我改回英语专业,可是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今年,张岚觉得把握挺大。记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