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三举措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两期三年行动计划,一手抓扩大普惠性资源,保基本,广覆盖,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一手抓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保障幼儿有园上,方便上,上得起,上得好。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5%,普惠性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8%。分别比全市高4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一、扩资源,增学位,破解“入园难”
一是重规划。制定了荣昌区学前教育网点布局五年规划,严格了城镇小区开发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幼儿园,落实了新农村聚居点同步规划建设幼儿园。二是扩资源。多渠道筹资9500万元,新建或整合已有资源开办农村镇街普惠性公办中心幼儿园12 所,新增学位3000余个;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小学附设幼儿班69个,新增学位2200余个;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举办幼儿园,将部分闲置校舍无偿提供给幼儿园举办者,协调相关部门优惠征地费用和按政策减免相关费用,新建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31所,增加学位5000余个;针对农村边远地区,在确保安全达标的前提下,特批了31个“家庭式”幼儿园,接收幼儿600余名,解决了“散居幼儿”入园难问题,将学前教育延伸到了农村最末端,基本实现了幼儿“有园上,方便上”的目标。
二、抓普惠,重引导,破解“入园贵”
一是扩普惠。严格优质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将公办优质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控制在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内,建公办优质普惠性幼儿园21所,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低价的公办学前教育服务。 二是重引导。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机制,每年安排资金300余万元,对优质普惠性幼儿园、提档升级的普惠性幼儿园进行专项奖补,适当提高农村末端家庭式幼儿园的普惠性经费补助标准,鼓励和引导优质民办幼儿园走普惠发展之路。目前,全区54所二级以上幼儿园有85%都是普惠性幼儿园,基本实现了幼儿“上得起,上得好”的目标。
三、强保障,提质量,破解“入好园难”
一是建机制。建立健全了幼儿园准入和退出、年检管理、等级动态评定、督导考核和普惠性幼儿园动态管理等6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重点规范财务和安全管理,采取第三方机构对幼儿园进行财务审计和安全评估,近五年全区幼儿园未发现违法违纪事件,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二是强队伍。保障小学附设幼儿班教师编制,2011年以来,共为小学附属幼儿班增加编制530名,并通过公招的形式,补充52名幼教专业教师到学前教育岗位;开展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岗位培训,培训面达到100%;建立4个学前教育工作坊,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三是提质量。贯彻落实《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范保育保教工作,“小学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强化示范园的辐射引领作用,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