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军兴校势正雄

来源:光明日报2016-03-20

    新学年伊始,一份厚厚的专题调研报告摆在国防大学党委常委会案头,常委们聚集一堂,商讨如何围绕强军目标,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这已是该校自2012年以来第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强军兴军核心是打胜仗,关键是育人才。”校长张仕波说,国防大学要牢牢把握办学治校的正确方向,提高办学育人的质量水平,坚持从严治校,培育优良校风,培养能打仗、打胜仗人才。

    加快改革步伐,重塑人才培养路线图

    采访中,一份还散发着墨香的国防大学校党委文件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这份题为《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强校的措施》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明确提出:把国防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最高军事学府,用两年左右时间,在改革重点领域取得决定性进展。这是校党委深入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对历史和现实深思熟虑后,给国防大学在新时期贯彻强军目标、推进建设发展作出的历史定位,也是一次加快实现强校目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布局。

    面对新目标,国防大学开展“实现强军目标与建设一流强校”大讨论,大家主动查找问题,一致认为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与能打胜仗的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由此,一份凝聚历史责任感的《关于以强军目标为统领全面推进改革强校的报告》诞生了。该报告围绕如何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提出具体举措,成为激励全校加快改革步伐的“动员令”和“宣言书”。

    名师立教立校,优化教研队伍结构

    “成就强军事业,要在得人。”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李升泉说,为打造担当改革强校重任的人才方阵,学校确立人才兴教强校理念,坚持以提高新质教学能力为核心,打造堪当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素质教研队伍。

    为了满足大规模培养人才的需要,国防大学启动以“名师立校、名师立学、名师立教”为主旨的“名师工程”:首次设立5个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领衔,形成多层次优秀人才发展格局。首次实施新苗计划,选拔29名年轻新秀进行订单式、菜单式培养。

    为了拓展教研干部实践经历,国防大学组织教学和科研骨干走向兄弟院校,组织教学科研创新集训;走向军兵种部队,了解新装备,研究新战法;走向演训场,全程嵌入演习演练,参与红蓝对抗;走向国外,开阔视野。

    学校优先使用教研一线拔尖人才,近两年校内提升的18名军职干部中,13名从事过教学科研工作。如今的国防大学,教研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名师名家享誉军内外,一批优秀中青年教研骨干脱颖而出,有15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08人获国家、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

    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国家级战略智库

    “强军的瓶颈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院校,院校的要害是教学。”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人才强军战略,国防大学坚持未来仗怎么打、部队应该怎么训,教学内容就怎么改,不断设计开发新课程,进一步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步伐。

    五年来,国防大学下功夫办好战略班、指挥员班等重点班次,新开高级领率机关班、超前参谋班199个班次,培训学员1.1万余名。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共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119人。省部级、厅局级班开设68班次,培训3263人,是“十一五”期间的4.6倍。

    2010年,学校在党委文件中第一次颁发关于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的意见,提出构建战略智库、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培育创新人才团队等思想和要求。至今,他们已上报各类咨询报告310余份,完成各级各类课题1600余项、学员课题1200余项,获国家和军队级科研奖励60余项,从数量到质量均实现历史性跃升。特约记者 褚振江 记者 刘小兵

>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强军兴校势正雄

2016-03-20 06:08:12 来源: 0 条评论

    新学年伊始,一份厚厚的专题调研报告摆在国防大学党委常委会案头,常委们聚集一堂,商讨如何围绕强军目标,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这已是该校自2012年以来第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强军兴军核心是打胜仗,关键是育人才。”校长张仕波说,国防大学要牢牢把握办学治校的正确方向,提高办学育人的质量水平,坚持从严治校,培育优良校风,培养能打仗、打胜仗人才。

    加快改革步伐,重塑人才培养路线图

    采访中,一份还散发着墨香的国防大学校党委文件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这份题为《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强校的措施》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明确提出:把国防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最高军事学府,用两年左右时间,在改革重点领域取得决定性进展。这是校党委深入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对历史和现实深思熟虑后,给国防大学在新时期贯彻强军目标、推进建设发展作出的历史定位,也是一次加快实现强校目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布局。

    面对新目标,国防大学开展“实现强军目标与建设一流强校”大讨论,大家主动查找问题,一致认为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与能打胜仗的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由此,一份凝聚历史责任感的《关于以强军目标为统领全面推进改革强校的报告》诞生了。该报告围绕如何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提出具体举措,成为激励全校加快改革步伐的“动员令”和“宣言书”。

    名师立教立校,优化教研队伍结构

    “成就强军事业,要在得人。”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李升泉说,为打造担当改革强校重任的人才方阵,学校确立人才兴教强校理念,坚持以提高新质教学能力为核心,打造堪当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素质教研队伍。

    为了满足大规模培养人才的需要,国防大学启动以“名师立校、名师立学、名师立教”为主旨的“名师工程”:首次设立5个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领衔,形成多层次优秀人才发展格局。首次实施新苗计划,选拔29名年轻新秀进行订单式、菜单式培养。

    为了拓展教研干部实践经历,国防大学组织教学和科研骨干走向兄弟院校,组织教学科研创新集训;走向军兵种部队,了解新装备,研究新战法;走向演训场,全程嵌入演习演练,参与红蓝对抗;走向国外,开阔视野。

    学校优先使用教研一线拔尖人才,近两年校内提升的18名军职干部中,13名从事过教学科研工作。如今的国防大学,教研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名师名家享誉军内外,一批优秀中青年教研骨干脱颖而出,有15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08人获国家、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

    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国家级战略智库

    “强军的瓶颈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院校,院校的要害是教学。”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人才强军战略,国防大学坚持未来仗怎么打、部队应该怎么训,教学内容就怎么改,不断设计开发新课程,进一步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步伐。

    五年来,国防大学下功夫办好战略班、指挥员班等重点班次,新开高级领率机关班、超前参谋班199个班次,培训学员1.1万余名。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共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119人。省部级、厅局级班开设68班次,培训3263人,是“十一五”期间的4.6倍。

    2010年,学校在党委文件中第一次颁发关于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的意见,提出构建战略智库、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培育创新人才团队等思想和要求。至今,他们已上报各类咨询报告310余份,完成各级各类课题1600余项、学员课题1200余项,获国家和军队级科研奖励60余项,从数量到质量均实现历史性跃升。特约记者 褚振江 记者 刘小兵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姚辉省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