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北部新区金山小学校长徐龙海的教育追梦故事

教书育人二十五载,待如今回望从业那年,一支粉笔抒青葱年华,为之动容的还是与学生之间的纯粹情谊。
1990年,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白鹤小学任教,来到破败的村小,心中难免有落差。学校的条件艰苦,做饭都是现搭几块石头来生火。但看到一年级的孩子们一个个求知若渴的眼神,心就安下来了。每天认真备课、教学、批改作业,希望知识能让孩子们走出去。期末考试时,班上32个同学里有二十几个考双百分。
第二年,参加区里的书法比赛和赛课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被调往鸳鸯中心校教毕业班语文。面对一群即将要升学的孩子,我深感责任重大。
中心校有不少学生是村小上来的,家境贫困,有些甚至吃不饱饭。那一张张送给学生的饭票成了我们之间情感的纽带。下雨天,常有孩子衣服被打湿,就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让他们换上安心学习。淳朴的家长也因为我步行数里的家访倍受感动。
小时候我曾受过体罚之苦,当了老师后,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成为我的目标。课堂上,我将所学所知所感都教授给学生;课后,与同学们做朋友,经常有同学来到我的寝室听我吹笛子和口琴,向我学习书法和绘画,还约着一同打排球、跳霹雳舞……课余生活不再枯燥。回忆起当年带学生野炊,在果园划船的经历,仍觉意犹未尽。
多才多艺的我也让学生受益匪浅,那届学生中有一位同学参军后,因能歌善舞而受到重视,后被送往军校学习。
给学生种下什么,学生就会收获什么。我希望教育能让他们收获更好的人生。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现在。2011年,我担任金山小学校长一职,以“放飞心灵,追逐梦想”为办学理念,创建和谐校园。学校成立伊始,就实施民主测评,由家长来给老师打分,目的就在于让每位老师善待孩子,关心孩子。
对于老师,因我自己是从一线走来,明白平台的重要性。金山小学尽力为老师搭建学习平台。实施师徒结对机制,缩短新老师的适应期,更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成长。每周例会的最后5分钟留给老师们自我展示。学校还经常组织赛课,把专家请进来不断打磨青年老师。除教书育人外,不少老师还发挥自身特长,在学校从事“副业”,有人为校报排版,有人排演话剧,有人成了广播站的主持,还有人负责外宾接待……
在金山小学,我希望孩子和老师都能成长起来,希望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一面墙都能诉说出无数个成长的故事。事实上,每个金山人都在为之奋斗,为建设一个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名校而努力。
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最重要的还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校长小档案:徐龙海,现任重庆北部新区金山小学校长。1970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北部新区高评委委员、重庆市语文骨干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主持并参与研究的区级、市级和国家级课题,均已顺利结题;论文《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设计》分别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学》和《教育教学论坛》上。曾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评为“优秀教研员”,在湖南参加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时被评为“优秀学员”,多次荣获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等称号。2010年被重庆市教委推荐到北师大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