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吸铁石 心心相依偎——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马宏的教育追梦故事
三十余年,时光荏苒,回首凝视与儿童、同事相伴的日子,自是笑若灿烂、喜若春风,仿若九月天空蔚蓝清澈,也一如教育者爱的初心。
记得我正式进入巴蜀小学的第一年,班上来了一位叫小羽的转学生。一个清晨,她走进了我的办公室。
“马老师,我很想念以前的同学。”她满脸愁云。我关切地问:“我有什么可以帮你吗?”
她眼中含着泪花,手不住地绞着衣角。为了让她把压抑已久的痛苦宣泄出来,我没有再追问。过了一会儿,她向我倾诉开来。
“我没有朋友。妈妈不准我联系以前的好朋友,担心影响我的学习……”
了解到缘由,我开导道,“虽然是新的环境,但是你可以和老师同学慢慢了解,你也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
听完之后,她豁然开朗地点点头,并从兜里掏出两颗吸铁石,放了一颗在我的手上。“我想把这两颗吸铁石送给您。”两颗小小的吸铁石,在小女孩儿的手心中紧紧偎依,一如小女孩儿渴望朋友的内心独白。
第二天,我与她的妈妈取得了联系,将小羽的心事告之于她,并建议她一定要随时关注儿童的动态和行为变化。一番细谈之后,她妈妈欣然接受了。
谁知,一个多月之后,她泪流满面地找到了我。“老师,我不想去上课了。”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安抚她的情绪。“我的同桌一直嘲笑我,以前我们关系很好,可是后来我当上了小干部,他落选了,就老是讽刺我。他越来越过分,我再也不想和他玩了。”她狠狠地咬了咬牙,别过了头。
她如此大的怒气让我惊讶不已,也让我十分重视。我微笑地对她说:“我们要学会宽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如果是你落选了,你是不是也会很失望难过呢……”
十几分钟后,她慢慢平静了下来,表示会好好处理同学关系。
很快,我悄悄将两人暂时换座,经常找他们聊天,多让他们在游戏、学习中合作。没过多久,两人又欢天喜地的像小蝴蝶一样,玩耍在一起。
快过新年了,一日,她急匆匆跑到我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画册,说了一句:“老师,给你!”说完,便羞涩地跑了出去。我翻开画册,上面画的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颗被紧锁的心,那颗心长出了翅膀飞了出去。然后和另一颗心锁在了一起,紧紧相依。我拉开抽屉,拿出那两颗她赠与的小小的吸铁石,感受到自己与孩子们的心紧紧相连,满满的幸福感涌出。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而纯净。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亟待着我们充分尊重儿童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去读懂儿童,触摸儿童的内心,提供适合每一位儿童的教育。
热爱儿童,于最近处陪伴儿童,读懂儿童,这正是巴蜀改革路径选择的逻辑起点。
校长小档案:马宏,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书记,重庆师大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她提出“律动教育”思想,并在专业学习和一线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建构;作为重庆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成员、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带领团队不断实践转化和丰厚,成功举办了“律动教育”专题思想研讨会;作为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基础教育课改联盟副理事长,研究成果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等;主编《教育故事》《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巴蜀小学律动教育实践指南》等著作;文章在《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