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翻译学院学生办画展 为还原陕北美景“豁出去”了


华龙网12月25日14时13分讯(吴梦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用不同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怀。”12月24日,南方翻译学院艺术学院2014级绘画专业及美术学专业学生 “陕北”写生作品展,为全校师生奉上一道视觉“盛宴”。
画展进行时 “门外汉”也来凑热闹
160几幅精致的画作悬挂在墙上,供人观赏、品评。山坡、窑洞、沙漠……学生们用油画、水彩画再现陕北原生态风景,并通过艺术加工,让其更有韵味。
不仅是本院的学生,其他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听闻此次活动,也来一饱眼福。他们在艺术厅里缓缓行进,仔细观摩每一幅画,用心发觉其中奥妙。
“虽然是‘门外汉’,不能对作品评价得头头是道,却能感受作者浓浓的情意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外语学院学生指着其中一幅画说道。“多欣赏美术作品,能提升自己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对生活的品味。”同行的另一位学生说。
据悉,举办画展是美术学院的特色之一,是学生外出写生后展示成果的载体,也是他们展示专业能力的舞台。不仅如此,学院的老师也会每学期举办一次画展,以此交流教学经验。
住窑洞冒严寒 为艺术“献身”
此次画展名为“陕北”,其作品全部为大二年级学生在遥远的陕北大漠及高原地区写生之作。为何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美术与绘画专业的老师刘大明说:“因为那里有着美妙且原生态的风景。而且它远离城市,让学生们能够静下心来创作。”
写生之旅开始,刘老师和周维老师带队,和30多名学生一起携带着沉重的画画工具,乘坐两天的汽车,抵达目的地。
生活在山沟里绝非易事,对城里孩子而言更是挑战。住在改良后的窑洞里,吃着不合口的食物,不少学生因水土不服而失眠。
早出晚归是他们的常态,即使零下几度的天气,学生们都会穿上几件羽绒服,顶着寒风,在室外画画。若是下雨天,他们就躲在房檐下创作。
再苦再难也毫无怨言,他们笑称自己是为艺术“献身”,再艰难的环境里,只要能够创造出精美的作品,一切都值得。
黄土高坡的原生态美景尽收眼底,学生们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一边畅快地画画。“兴之所至,有些学生会临时买一个更大的画框以扩充画面,因为他要将自己看到的一切跃然纸上。”刘老师告诉记者。
在陕北横山县沙漠、双水村共度10余天,周老师和刘老师带着学生们以每天2-3幅的数量,创作出几百幅画作。
提到此次远行的意义,刘大明与周维老师说:“它让同学们体验到深秋的陕北大漠、黄土高坡和民俗风情,也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强大了自我。学生们的作品很有生命力,尽管技法语言还需提高,但不妨碍我们用画笔共同谱写一首首属于内心的歌。”
据悉,坚持组织美术专业学生外出写生,是该校人才培养工作长期坚持的一个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