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南方翻译学院学生办画展 为还原陕北美景“豁出去”了

来源:华龙网2015-12-25
学院刘大明老师观赏画作
艺术厅里聚集了观赏者

    华龙网12月25日14时13分讯(吴梦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用不同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怀。”12月24日,南方翻译学院艺术学院2014级绘画专业及美术学专业学生 “陕北”写生作品展,为全校师生奉上一道视觉“盛宴”。

    画展进行时 “门外汉”也来凑热闹

    160几幅精致的画作悬挂在墙上,供人观赏、品评。山坡、窑洞、沙漠……学生们用油画、水彩画再现陕北原生态风景,并通过艺术加工,让其更有韵味。

    不仅是本院的学生,其他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听闻此次活动,也来一饱眼福。他们在艺术厅里缓缓行进,仔细观摩每一幅画,用心发觉其中奥妙。

    “虽然是‘门外汉’,不能对作品评价得头头是道,却能感受作者浓浓的情意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外语学院学生指着其中一幅画说道。“多欣赏美术作品,能提升自己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对生活的品味。”同行的另一位学生说。

    据悉,举办画展是美术学院的特色之一,是学生外出写生后展示成果的载体,也是他们展示专业能力的舞台。不仅如此,学院的老师也会每学期举办一次画展,以此交流教学经验。

    住窑洞冒严寒 为艺术“献身”

    此次画展名为“陕北”,其作品全部为大二年级学生在遥远的陕北大漠及高原地区写生之作。为何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美术与绘画专业的老师刘大明说:“因为那里有着美妙且原生态的风景。而且它远离城市,让学生们能够静下心来创作。”

    写生之旅开始,刘老师和周维老师带队,和30多名学生一起携带着沉重的画画工具,乘坐两天的汽车,抵达目的地。

    生活在山沟里绝非易事,对城里孩子而言更是挑战。住在改良后的窑洞里,吃着不合口的食物,不少学生因水土不服而失眠。

    早出晚归是他们的常态,即使零下几度的天气,学生们都会穿上几件羽绒服,顶着寒风,在室外画画。若是下雨天,他们就躲在房檐下创作。

    再苦再难也毫无怨言,他们笑称自己是为艺术“献身”,再艰难的环境里,只要能够创造出精美的作品,一切都值得。

    黄土高坡的原生态美景尽收眼底,学生们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一边畅快地画画。“兴之所至,有些学生会临时买一个更大的画框以扩充画面,因为他要将自己看到的一切跃然纸上。”刘老师告诉记者。

    在陕北横山县沙漠、双水村共度10余天,周老师和刘老师带着学生们以每天2-3幅的数量,创作出几百幅画作。

    提到此次远行的意义,刘大明与周维老师说:“它让同学们体验到深秋的陕北大漠、黄土高坡和民俗风情,也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强大了自我。学生们的作品很有生命力,尽管技法语言还需提高,但不妨碍我们用画笔共同谱写一首首属于内心的歌。”

    据悉,坚持组织美术专业学生外出写生,是该校人才培养工作长期坚持的一个好传统。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南方翻译学院学生办画展 为还原陕北美景“豁出去”了

2015-12-25 14:31:05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用不同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怀。”12月24日,南方翻译学院艺术学院2014级绘画专业及美术学专业学生 “陕北”写生作品展,为全校师生奉上一道视觉“盛宴”。
学院刘大明老师观赏画作
艺术厅里聚集了观赏者

    华龙网12月25日14时13分讯(吴梦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用不同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怀。”12月24日,南方翻译学院艺术学院2014级绘画专业及美术学专业学生 “陕北”写生作品展,为全校师生奉上一道视觉“盛宴”。

    画展进行时 “门外汉”也来凑热闹

    160几幅精致的画作悬挂在墙上,供人观赏、品评。山坡、窑洞、沙漠……学生们用油画、水彩画再现陕北原生态风景,并通过艺术加工,让其更有韵味。

    不仅是本院的学生,其他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听闻此次活动,也来一饱眼福。他们在艺术厅里缓缓行进,仔细观摩每一幅画,用心发觉其中奥妙。

    “虽然是‘门外汉’,不能对作品评价得头头是道,却能感受作者浓浓的情意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外语学院学生指着其中一幅画说道。“多欣赏美术作品,能提升自己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对生活的品味。”同行的另一位学生说。

    据悉,举办画展是美术学院的特色之一,是学生外出写生后展示成果的载体,也是他们展示专业能力的舞台。不仅如此,学院的老师也会每学期举办一次画展,以此交流教学经验。

    住窑洞冒严寒 为艺术“献身”

    此次画展名为“陕北”,其作品全部为大二年级学生在遥远的陕北大漠及高原地区写生之作。为何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美术与绘画专业的老师刘大明说:“因为那里有着美妙且原生态的风景。而且它远离城市,让学生们能够静下心来创作。”

    写生之旅开始,刘老师和周维老师带队,和30多名学生一起携带着沉重的画画工具,乘坐两天的汽车,抵达目的地。

    生活在山沟里绝非易事,对城里孩子而言更是挑战。住在改良后的窑洞里,吃着不合口的食物,不少学生因水土不服而失眠。

    早出晚归是他们的常态,即使零下几度的天气,学生们都会穿上几件羽绒服,顶着寒风,在室外画画。若是下雨天,他们就躲在房檐下创作。

    再苦再难也毫无怨言,他们笑称自己是为艺术“献身”,再艰难的环境里,只要能够创造出精美的作品,一切都值得。

    黄土高坡的原生态美景尽收眼底,学生们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一边畅快地画画。“兴之所至,有些学生会临时买一个更大的画框以扩充画面,因为他要将自己看到的一切跃然纸上。”刘老师告诉记者。

    在陕北横山县沙漠、双水村共度10余天,周老师和刘老师带着学生们以每天2-3幅的数量,创作出几百幅画作。

    提到此次远行的意义,刘大明与周维老师说:“它让同学们体验到深秋的陕北大漠、黄土高坡和民俗风情,也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强大了自我。学生们的作品很有生命力,尽管技法语言还需提高,但不妨碍我们用画笔共同谱写一首首属于内心的歌。”

    据悉,坚持组织美术专业学生外出写生,是该校人才培养工作长期坚持的一个好传统。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黎立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