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
师资均衡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关键
——访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
华龙网讯(廖凤)“教育的均衡发展,着力点在于学校教学质量的均衡,而学校教学质量均衡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均衡,师资均衡是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的突破口”。
日前,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在接受华龙网专访时坦言,“实现教育均衡存在三大障碍:资源配置,教育条件和教育结果”。
教育均衡需校长和教师资源配置均衡
目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田祥平认为,在中小学推行均衡教育,加强硬件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方法等软件方面的均衡却显得更为重要,软件解决不好,教育均衡将会有“软肋”。
为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则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田祥平表示,教育是一项民生事业,民生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表现为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随着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资源。因此,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将处于短缺状态,这是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田祥平认为,均衡教育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选好每一个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只有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均衡点,均衡的目的才能达到。而目前,实现教育均衡存在三大障碍:资源配置,教育条件和教育结果。
谈及如何突破三大障碍,田祥平表示,要使均衡不断向深度、广度和高水平阶段拓展,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师资均衡,激发教师的职业活力、专业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活力,激励学校间、区域间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标发展。
当然,均衡发展不是一种模式、不是“一刀切”,而是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